駿命不易 作品

第235章 一寧的故事

  肖一寧喝了一口茶:“什麼本事啊,其實就是兌現當初給我的承諾罷了,純粹機遇問題。”

  “兌現承諾?”林方政沒聽懂。

  “三年前,我從清北大學研究生畢業。當時嶽山縣特意麵向清北搞了一次高層次人才引進,開出的條件是兩年內解決實職副科,五年內解決實職正科。你知道的,這樣的條件對於我們清北來說,根本算不上吸引力,所以報者寥寥。我這個人倒也沒什麼宏圖志向,想著能回家也行,所以那年就一個人報了名。”

  “我學的是經濟,就分到了商糧局,因為公務員是逢進必考,所以給的事業編制,2年後提副科就可以解決公務員身份。結果縣裡不守承諾,2年後說沒有合適的位置,只讓我等。”

  “引進時都簽了協議的,這樣沒有契約精神政府,我何必為了每月幾千塊錢妥協呢,當時我就提出了辭職。在辭職的逼迫下,他們又承諾一年內肯定給我解決,後來就陰差陽錯調到園區來了。”

  林方政也算是聽明白了,這樣的人才引進近幾年搞得非常火熱,一大筆安家費不說,有的地方清北博士甚至直接給副縣長。前些年剛興起的時候,大多數地方還是能按承諾兌現的。後面發現引進的人才存在水土不服、朝秦暮楚、本地幹部反對的種種因素,這些人才又沒有基層工作經驗,治理地方根本無從著手,對於地方發展助力實在不大,又玩不轉了。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結果領導一換,當初承諾就成了一張廢紙,於是又出現一大波人才離職潮,畢竟人家那麼高的人才,要不是為了那領導崗位,真沒必要來到這些個偏遠地區拿死工資。

  只是嶽山當初為什麼只面向清北大學引進,這個操作讓人迷惑,估計是時任領導一拍腦袋“既然搞引進,咱們就引進最高學府的”,結果變成無人問津。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app愛閱小說閱讀最新章節。

  這幾年也就沒再聽說岳山搞人才引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