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命不易 作品

第942章 狡詐書記

  當然,官場上從來沒有十拿九穩的事。即便是到了常委會,也可能會起變化。比方說某個幹部忽然找了上層重要人物的關係,在巨大能量的干預下,常委會上,又可能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更別說公示環節還有各路舉報等等么蛾子事件了。

  只有真正下文那天,被提拔的幹部才算真正上岸。

  從上面的程序便可以看出,從始至終,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一把手書記。只有他點頭了,你才算是勝券在握。其他常委即便要發揮作用,也要書記點頭才行。至於其他非常委班子的縣級領導,連正當的徵求意見都不會有。比如說分管的普通副縣長,他要提拔一個幹部,還得提前去找書記專題彙報,請書記斟酌考慮。不這樣的話,全流程根本沒有他插嘴的機會。

  所以,可以知道,林方政能從許哲茂那裡分得權力,並且把“政府口領導幹部任免應當先行徵得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同意”的話白紙黑字寫入五人小組議事規則,是多麼不容易,可以說是開歷史先河了。

  既然書記是決定力量,便會自然的引發權力膨脹。在實際程序中,有些書記是不會遵守這些程序的,許哲茂便是這類。其他領導不主動請他幫忙,他從來是一言堂。想調整哪個幹部,給組織部使個眼色,馬上就開五人小組會了。也就是說,所有的民主環節,都是落實他意圖的程序而已,並不發揮實質作用。

  所以為什麼縣委班子有半數集體批判許哲茂,為什麼縣裡那麼多領導幹部對許哲茂不滿,因為他的作風確實太霸道了。讓其他人一點好處都分不到,人家不恨你才怪了。

  也是因為這樣的作風,在同意林方政的意見後,許哲茂照樣是直接開五人小組會,沒有想過其他分管常委的意見。

  林方政也不去糾正他,誰讓他是縣委書記呢,而且只要能達成自己的目的就行,暫時也不去管那些個民主程序了。

  但祁邵把名單發給眾人後,林方政也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