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五章 聖啟加身,一線希望

  隨後的一個月裡,周柏在外城大肆宣揚宗室救國的理論,號召有為年輕宗室,特別是廣大奉國中尉,要團結起來。

  激發全城愛國熱情,組建救國社,聚眾論武,選拔宗室骨幹……

  很快,周柏的身邊就聚攏了一批人,他們尊奉周柏為領袖。

  要是往常這般行事,早就被宗正府或者啟聖城鎮守軍將,找上門來。

  可現在不一樣,聖啟加身,周柏做任何事,在知情人眼中都非常合理。

  每當有人要尋他麻煩時,就會有某個大佬解決麻煩。

  崇平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大隨京城被北蠻三十萬鐵騎圍困,崇平皇帝下詔天下勤王。

  響應者眾多,紛紛引兵向北,結果途中遭遇鐵騎剿殺,損失慘重。

  九月十八日,趁著朝廷各路大軍被北蠻牽制,十八路流民大軍,正式朝著“中都”啟聖城前進。

  先入啟聖城者為王,為義軍之王,而他們打出的旗號是,破城放糧,剿殺國賊。

  亂世到來已久,如這些流民軍中的很多人還認為,啟聖城的一城宗室,才是讓他們吃不飽的罪魁禍首。

  只能說大隨有幾代皇帝,確實讓天下百姓承情甚多,直到現在也不願過於怪罪朝廷。

  九月三十日,啟聖城消息傳出,皇族祖廟有諸聖顯靈。

  特別是啟聖皇帝,仍在護佑大隨的傳聞,再度掀起。

  只是除開啟聖城內,外面沒有幾個人相信,北蠻和義軍反賊認為是故弄玄虛,被圍困的朝廷則是認為,這只是啟聖城在想辦法聲援造勢。

  因為啟聖城周邊府縣力量空虛,各路義軍進展極快,攻城略地勢如破竹。

  十月二十五日,便有一路義軍在渾天王的帶領下,打到啟聖城所在的中都府外。

  十月三十日,楊宇獲得聖啟一事傳出啟聖城,可這時外面就更沒人相信了。

  渾天王聽到這消息,反而無比興奮,他認為這是啟聖城怕了,這才放出假消息。

  啟聖皇帝當初給予大隨太祖聖啟,然後就得以開國,簡直就是欽定天命,未免太過神奇。

  如果聖啟真代表天命,那義軍、北蠻何必掙扎,民間武盟,何必想著參與天下王朝更迭之事。

  不過周柏此時也不需要他們相信,在他某天晚上給楊桓託夢後,救國社就得到了宗正府的全力支持。

  楊桓甚至抬出尚方寶劍,強行壓制當今崇平皇帝的親信,啟聖城鎮守大將楊參,讓他默認周柏組建啟聖軍的行動。

  當然,也不是說楊參真就怕了楊桓,因為他手握鎮守軍軍權,並且同樣有崇平皇帝私下授予的尚方寶劍。

  只是同為宗室,聖啟出現對於楊參也有很大的震撼,他同樣想祈求一線希望,大隨的希望。

  畢竟就算啟聖軍折騰失敗,或者鬧出什麼亂子,也不影響大局。

  五十萬流民義軍在渾天王的帶領下,如同蝗蟲過境,一路吃光沿途所有府縣城池的糧食。

  在渾天王的宣傳中,啟聖城裡糧食滿倉,所有人都吃不完,想要活命只能打破啟聖城。

  十一月二十日,大雪飄落,啟聖城被五十萬餓紅眼睛的流民團團圍住。

  在惡劣天氣的逼迫,還有渾天王不斷洗腦下,流民軍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戰鬥力。

  他們悍不畏死,前仆後繼,勢要拿下啟聖城。

  攻不破城,就只能死。

  沒有外援,不知道朝廷情況,圍牆外除了雪就是想要撕碎他們的流民,這給守軍帶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此消彼長。

  哪怕啟聖城的城防極為健全,哪怕楊參手握數萬朝廷正軍,也守得極為吃力。

  並且十八路煙塵,不知道還能有幾路趕來匯合。

  可以說,如果沒有別的力量攪和,那城破只是早晚的事。

  這個時候,按理說最合適周柏站出來力挽狂瀾,這樣便能收割大筆香火願力,坐實啟聖天命的事實。

  但他偏偏沒有出手,還要等,必須等到天命大勢的真正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