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滴 作品

第四百零二章 理性是偶然,瘋狂是必然

亞當很瞭解真實造物主,而真實造物主也同樣瞭解亞當。

畢竟不管怎麼樣,祂們都曾是同一個人。

就在真實造物主猶豫之際,灰霧的情況已經愈發不容樂觀。

被初火炙烤的‘灰霧’愈發的稀薄,表面更是出現了一道又一道的裂痕。這些裂紋起初只是零散的‘劃痕’,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裂紋遍佈灰霧的表面,如同蛛網一般密密麻麻。

灰霧此時也如同鏡面一般,不堪重負的不斷在裂紋的壓力下坍塌,彷彿隨時都會徹底崩碎。

而在那灰霧之下,也隆起一個又一個‘小山包’,就像是在被塑料封住的魚缸裡,有一條條渴望呼吸的小魚正努力掙脫塑料的桎梏。

啵!

終於,有一條‘小魚’刺破了‘塑料’的封印。

灰霧的表面被破開一個大洞,嘩啦啦的水聲從中傳出,好似有銀河之水正傾瀉而出。

真實造物主凝神望去,在那破洞之中,一片深暗的,沒有顏色的,沒有實感的,帶著強烈永寂氣息的水流正從中流出,明明隔著遙遠的距離,可真實造物主卻似乎看到了死亡、看到了永眠、看到了祂的終點,祂的盡頭……

而那些‘河水’雖然傾斜而下,但卻並未落到地面,而是在空中突兀消失,流向靈界深處。

那並非真正的河流,而是永暗之河,九大源質之一。

河水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河水,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與象徵。

真實造物主對‘永暗之河’的脫困並不意外,因為‘詭秘之主’固然強大,但祂終究不是造物主。

隨著時光的流逝,西大陸的封印也在逐漸減弱。

那些源質或本能或有意識地利用起自身象徵範圍內的唯一性和高序列非凡特性,間接地侵蝕它們,影響外界。而這其中,最早滲透出力量的就是‘永暗之河’,它早在第二紀就通過格蕾嘉莉在外界形成了一條支流。

到了第四紀,更多的源質開始在南北大陸和五海島嶼出現蹤跡,比如災禍之城,也比如暗影世界……

當然,這些源質的位階太高,還遠沒有到能和‘隱匿賢者’一樣活化的地步。祂們的本能,更多是因為‘聚合’的傾向,而非祂們本身誕生了自我意識。

而如今一旦在外力的幫助下脫困,源質就會因為‘聚合’前往曾經滲透力量的區域,與其分支融合。

永暗之河是第一個,接著是‘母巢’、‘知識荒野’……

真實造物主靜靜看著這一切,因為祂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即便現在想阻止也已經晚了。

祂靜靜的看著一個接一個的源質突破灰霧的桎梏,獲得自由。

既沒有試圖阻止,也沒有試圖搶奪——這些源質的位格高於祂,除非祂強行動用混沌海的力量,否則不可能攔下這些源質。而動用混沌海攔截源質,代價就是這些源質很可能會被混沌海吞噬,真實造物主不想承擔這樣的代價,所以祂什麼也不打算做。

而與此同時,儘管那灰霧在本能的填補空隙,阻止這些源質的出逃,但卻終究是於事無補。

因為等到那些空隙被填補,源質也早已逃出生天,如鳥上青天魚入大海,再也不受羈絆。

最終,灰霧屏障恢復如初。

只是卻不如曾經那般厚實,而是稀薄了許多。

真實造物主隔著遙遠的距離,甚至能在某些區域,隱隱能隔著灰霧看到另一面的景象——在另一面,大量的人群正站在灰霧的邊界,或擔憂或興奮的看著灰霧另一邊的死寂世界。

天空之上,‘初火’已消失不見,但天空依舊亮堂,‘太陽’也同樣高懸於天際。

因為在‘初火’點燃灰霧時,那籠罩著世界的‘黑暗’與‘閃電’也一併點燃。

等到灰霧在持續的燃燒中變得無比稀薄,‘黑暗’與‘閃電’也早已被燒成灰燼,明媚的陽光於這片被黑暗籠罩數千年的土地上灑落。或許再過幾年,神棄之地就會重新變回‘東大陸’!

這算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