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 作品

第六百一十九章不達標的三弓床弩


歐冶夏一邊說,一邊往後面走去,撫摸著巨大架子,滿臉亢奮道「這是牽引鉤,牽引繩,絞盤和扳機。」:

 
楊乾雙手揹負,皺眉道「試過了沒,能達到多少?」

 
本來侃侃而談的歐冶夏瞬間頓住,尷尬的抓了抓些許花白的頭髮,無奈道「試過很多遍,最大射程只有750步,不過這已經遠遠超過單弓床弩的距離了。」

 
楊乾沉思起來,這歷史上可是有明確記載,記載的東西可不是野史,而是武經總要。

 
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翎,世稱「一槍三劍箭」,床弩也可發射「踏橛箭」。

 
發射的時候蔚為壯觀,箭支有如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裡面,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緣而上。

 
三弓床弩不光可以防守,還能攻城,在沒有火炮的時代,裝備在大型戰船上,絕對是敵方戰船的噩夢。

 
可歐冶夏做出來的居然只有原來參數的三分之二的射程,倒是讓人有些費解。

 
這種攻城武器,最出名的一次,是斬殺遼國的主將:蕭撻凜。宋軍實現的一次遠距離射殺任務。

 
公元1004年,遼國發兵南下,以收復瓦橋關失地為由,深入宋朝境內,遭到了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

 
遼軍一開始進攻並不順利,最終蕭撻凜和蕭觀音奴兩人攻破祁州,蕭太后率軍以其會合。

 
之後合力攻擊冀州、貝州,最後拿下德清後,遼軍兵臨澶州城下,包圍澶州。

 
當時宋真宗在宰相蔻準的勸說下親征,宋真宗帶領文武百官抵達澶州,澶州之戰非常重要,如果失敗,北宋滅亡會提前。

 
能否贏得戰爭的勝利,一直是守城將士的重要任務。在城外的是遼軍主將蕭撻凜,或許運氣在宋朝這邊,在澶州城牆上,裝備著三弓床弩,這種威力巨大的重型武器,發揮著它的作用。

 
可是面臨遼軍士氣的高昂,宋軍這邊低迷。守城將領威虎軍張環,想到了一個計劃:斬首行動。要實現這個計劃,必須是要依靠城牆上的這些三弓床弩。

 
這些射程一千多米的三弓床弩,這一次表現是那麼耀眼。

 
某日清晨,蕭撻凜帶著數十輕騎,在澶州六百步外觀察情況,六百步,在古代絕對是遠距離,一般的弓箭根本達不到這麼遠的距離,蕭撻凜自以為這樣很安全,不必擔心。

 
卻不知道一個對他斬首的計劃早以悄然展開,當宋軍發現蕭撻凜的時候,所有三弓床弩瞄準了他,一聲令下,城牆上的三弓床弩發射箭矢直奔他而來。

 
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蕭撻凜頭部中箭,最後死在三弓床弩的箭矢之下,而這是三弓床弩擊殺最高的人物,它創造了奇蹟。

 
當讀到這樣的歷史後,誰會忽略這冷兵器時代最強的大殺器呢?

 
說句不好聽的,幾十架三弓床弩的威力只要精準射擊,但凡能中一箭,不管此人穿戴什麼設備,基本一擊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