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 作品

第六百三十五章溝壑我知道多深


  藤子晉和王黍叔以及小五等都在中原範圍內,不斷開拓商業版圖,順便還幫著天狩司購買一個個的據點。

  要不是在每個萬人以上的地方購買產業,楊乾每年賺的錢,還能再翻好幾翻。

  話說回來,楊乾雖然此時有驚人的數百萬財物,可最值錢的卻不是錢財,而是莊子裡面那連綿不絕的糧倉。

  雖然糧食的七成是給佃農的,半成納稅,自己只拿兩成半,也就是25%。

  可要知道,現在的莊子加上軍田,已經有五千餘頃良田。

  一個季度的產量能把人嚇死,楊乾光是收到25%的佃租,一個季度都能收入超百萬石糧食。

  就因為糧倉不夠,所以才賣出去,可惜路費很貴,哪怕賣出去,價格雖然翻了幾倍,可減掉路費,價格也就跟雲通相差無幾了。

  有人也提議楊乾,多開墾荒地,楊乾倒是想啊。

  開墾出來種地雖然還缺少會耕種的人,但隨著半機械化的展開,以前四五個人的勞動力,此時只需要一個人即可,還不累。

  雲通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牛。

  可沒有水來灌溉有什麼用?土豆,玉米等沒水倒還別說,可水稻一定要大量的水,沒水還怎麼叫水稻呢。

  還好北方也不怎麼吃大米,也就是滿足楊乾的嘴巴。

  上輩子自己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現在住北方,哪怕橫跨兩千多年的時間維度,也讓楊乾有點吃不慣。

  有時候還是會想念家鄉的白米飯。

  錢財+糧食+產業+不動資產,構築了楊乾暗地裡的商業帝國。

  有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什麼?東西漲價拉?

  行,我自己可以生產。

  很多人以為錢幣就是錢,可以購置很多東西。

  錯了,錢幣指在商品交易中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物品而已。

  如果楊乾沒有糧食,這麼多奴隸和軍隊要養活的話,光是錢,那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甚至旁邊幾個郡縣都搬空也未必能養的起這麼多人。

  這還只是楊乾的土地,在雲通郡,不管是誰,但凡是種地的,就一定要繳納稅收,哪怕只是半成的糧食,那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半成的糧食裡面,不光是糧食,還有錢財,還有郡守府的活動資金。

  這也是為什麼大王可以頂得住門閥的攻勢,光是兒子的身份?

  想什麼呢?兒子不多,但也不少,可這個兒子去了雲通郡後就好似變了一個人。

  不光將邊境的隱患給完全拔出,每年繳納的錢糧稅收,足抵的上數個郡縣的總量,這還是雲通郡自己扣掉一部分辛苦錢的結果。

  這樣的兒子,誰不喜歡,夏文王已經年邁,說句不好聽的,什麼時候“噶本”沒人知道。

  這麼好的兒子,當然以後要來挑重擔,難不成指望那個只會出賣國家利益的廢物?

  可就楊乾這麼有錢的人,看到運河的剎那都有種蛋疼的感覺,可想而知,這得有多費錢吶。

  不是說造不起,而是不划算,投資大,投資回報率大,可投資週期也

  長啊。

  弄的好,能給自己帶來不錯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