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 作品

第八百九十五章走不了了


   “噼裡啪啦!!!!”

  一盞茶的瞬間,飛廉捂著鼻青臉腫的腦袋,捂著老腰一瘸一拐的朝著外面走去。

  楊乾雙手叉腰,臉上盡是滿足的表情。

  “這年頭,找什麼的都有,居然還有找打的,嘖,手感不錯!”

  眾人商議好後,王城內的大軍就組織起來,經過長達數月的歸化訓練,加上吃穿用度的大量供應。

  高句麗精銳的士氣很高,不過楊乾還是保持著警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只有將他們歸到自己族群的時候,楊乾才會稍稍放鬆一絲警惕。

  但高句麗的士兵,絕對不能掌權,只需要安心打仗,糧食,錢財甚至提高土地租賃份額也沒問題。

  而且,楊乾規定了舉薦,連坐,告發,誰要造反,估計還沒等實行計劃,就被逮出來,成為同族人發財的墊腳石。

  就這樣,王城的十萬高句麗與夏軍混合軍隊出發,楊乾則收拾好行李回到王城。

  不得不說,經過三四遍的清洗後,現在的王城已經姓楊了。

  這裡的百姓幾乎沒有任何反抗的願景,給他們吃的好,喝的好,睡得好,生活較之以前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高句麗人有一種傳統就是節衣縮食,可這種傳統只是尋常人需要遵守,在這個物資並不算豐富的地方,士大夫們則是錦衣玉食,奢華生活。

  蠶農,繡娘穿不起絲綢,獵戶獵人穿不起裘皮,種地的人,一年忙忙碌碌,最後只能吃菜咽糠。

  士大夫階級掌控大量財富,這沒問題,楊乾也認同,上輩子很多人再說社會階級固化會有什麼什麼樣的危機之類的。

  可凡事都有兩面性,要知道社會階層穩固也代表著中層階級以上,不出意外的話是很難破產的。

  中原的士大夫錯就錯在土地兼併嚴重,好似巨龍發現了財寶,不拿到自己手中,就渾身難受一樣。

  楊乾直接斬斷了士大夫們的念想,說句不好聽的,朝賢的士大夫階層不是不待見自己,而是欲除之自己而後快。

  而這裡的士大夫呢?不光兼併土地,連一點點的口糧都不給百姓,這是要活生生餓死他們的節奏。

  要想馬兒跑的快,又不想馬兒吃草,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如果真有這樣的好事,楊乾也想得到。

  哪怕以馭民之術著稱的商君書都沒有這麼苛刻,還是給奴隸,黔首,百姓一個上升的空間,哪怕這空間比較狹小,至少代表著希望。

  而在高句麗這裡,尋常人根本就沒有什麼希望,普通士兵如果想要當末客,千難萬難不說,甚至還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再加上高層的樂意提攜。

  如果說當末客還是有可能,那當傉薩,整個高句麗也就遼東郡傉薩一人而已,其他的傉薩,哪個不是有家族在背後撐腰,哪個不是王城內有後臺。

  不然你還想當傉薩?頂多當條狗。

  因為不趕時間,兩百里地,楊乾走了四天多的時間,而冉敬則開始拿著閔中王詔令,接管冬比忽。

  雖是接管,但還是讓原來的駐軍守城,再一次將對方三萬人擋住後,冉敬率領兩萬人連夜出城,當對方再次進攻的時候,直接兩邊包抄,但圍而佯攻,只射箭,不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