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 作品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聰明人

 說實話,楊乾對於囂煜的這個建議還是很心動的。

 以前覺得,這種出使哪個國家,用嘴巴去說服別人的事情真的存在嗎?

 當自己很是懷疑的時候,張邵直接給自己上了一課,不費一兵一族,興國就跟夏國結盟了。

 就因為這個事情,與韓景同交惡,差點就死在了興國。

 以前一直覺得,韓景同乃跳樑小醜,自己麾下幾十萬大軍,還怕了一個到處亂竄的竄天猴。

 哪想到,人家不光不是竄天猴,還是孫悟空,準備將自己整個大好局面給大鬧天宮。

 經過很多時間的磋商,戰略目的很簡單,就是先重創門閥世家,再跟尚國好好打一場,前提是大王防禦住三重關的廖國。

 在這樣的基礎上,遼東邊境不能亂,西域不能亂。

 當然,如果不用打那是最好的,每過一年,楊乾的實力幾乎呈幾何提升,士兵這一塊不光是數量問題,各方各面,最重要的是後勤。

 相比於尚國,這種渾身都是骨頭的國家,楊乾更喜歡吃軟飯,比如欺負欺負西域之類的。

 畢竟絲綢之路的各個交通要道,還是很香的。

 可有西域三十六國盤踞在那,光是道道關稅,幾十錢的東西,賣去遙遠的地方,都能漲價到幾千錢。

 讓楊乾最無法忍受的是,自己也就賺了幾百錢而已,其餘的絕大部分都是運費和關稅。

 尼瑪,這三十六國的稅加一起,楊乾的腦袋都要被薅光,這怎麼行,完全是跟自己搶錢嘛。

 最關鍵的是,自從初步打通商路後,從身毒那邊貿易過來的香料,讓苔黃郡幾乎都賺翻了好吧。

 但具體能賺多少,因為藤子晉的被俘,田綜還沒將賬單做出來,不過沒關係,他只負責收稅而已。

 賺大頭的,可是商賈或者說是他們身後的士大夫家族。

 楊乾也很好奇,到底是哪些香料。

 只是商道才剛剛打通沒多久,很多貨物都在小範圍交易,就算小範圍交易,也讓本國商賈和外族商賈,如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追逐而來。

 楊乾從來不擔心經濟問題,現在這個念頭,想要做生意,只要有門路,就能賺錢。

 你賺的多,我自然收稅多,收稅的比例可不低,等於說,但凡經過雲通郡的商隊,都要被楊乾扒一層皮下來。

 如此一來,所有經過雲通郡的商隊都在變相給楊乾打工,所以他的財富才能在打仗的過程中,不光沒有損耗,反倒越來越多。

 錢財越多,不光能多開幾家錢莊,還能修橋造路,交通發達了,商隊又開始增多,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不算特別完美的循環。

 每年特定的時期,楊乾都會扔出去一筆無息貸款,先到先得,幾乎都是放貸那些沒有耕牛,鐵器農具的佃農。

 主要是楊乾收到上輩子的思維影響比較大,在他看來,錢放著,就會貶值,扔出去,才能增加收益。

 可在古代,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裡面,只要物價不是瞬間崩盤,錢幣的價值波動幾乎不是很大。

 自然,錢的價值也會相對穩定,別說貶值,你要是能搞到盛世,指不定錢幣的本身價值,還能升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