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 作品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郭崇動手

 尚國,伏焉。

 在韓景同不斷的勸說,許諾下,除了尚王,幾乎所有人朝堂中的勢力都支持了他。

 軍隊早已集結,糧草運送,還有很多糧食源源不斷的從廖國運送而來。

 不得不說,韓景同在廖國的權勢還算可以。

 尚王剛剛繼位,光是處理內部的事情就已經消耗了不小精力。

 能在數百個諸侯國中剩下來的諸侯國國君,就沒有幾個是傻逼。

 除了興國,因為興國離夏國最遠,夏國強大,弱小,對他沒有任何區別,可廖國和尚國就不一樣了,同樣是兩國國土接壤,兩個國家一旦強大,對他可不是什麼好事。

 廖王雖然平日低調,但絕對不是白痴,甚至可以說是一代明君,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

 當夏國極力避戰,充當和事佬,還有改變諸多行事風格的時候,他就覺得不對勁。

 不管是什麼不對勁,反常既妖,夏人虎狼,因為簡陋的軍功制度,讓夏國的士兵非常驍勇善戰。

 甚至可以說,在戰場上,夏國的士兵打起仗來完全不要命。

 這樣具有攻擊性的國家,現在竟然變成了綿羊,說出去你信不?

 經過大量的暗子派遣,雖然得到的信息有限,但總的來說,廖王已經明白,夏國是在積蓄實力,休養生息。

 他有些猶豫了。

 本能的告訴他,這並不是好消息,但廖國這個國家,是被門閥,世家掣肘最嚴重的諸侯國。

 國內的門閥權勢幾乎可以說已經到了能與王權分庭抗禮的程度。

 大王聰明,下屬也不笨。

 在韓景同等一眾有先見之明的臣子的建議下,一定要牢牢跟尚國綁在一塊,發動一場大戰。

 這次大戰的目的不是為了能滅掉夏國,因為大家都不是傻逼,以目前的情況下,夏國是滅不掉的。

 大家體量差不多,夏王也不是無能之輩,麾下人才頗多,軍隊眾多。

 但能起到一個削弱的作用,只要將夏國削弱,廖國和尚國才能安心。

 這也是韓景同善於利用的一個理由,尚國掌權的那些人也不是笨蛋,手中有錢有權有糧有土地,萬一被夏國滅了,那什麼都沒了。

 還有一個理由是所有尚國掌權者都沒有辦法迴避的問題。

 廖國幅員遼闊,就算夏國大舉進攻,打不過夏國,也能依靠國土縱橫,拖死夏國的後勤補給。

 一旦後勤補給斷了,再來個堅壁清野,別說打仗了,餓你三天,看你死不死。

 很多道理,大家都懂,每個時代都懂,只是表達的不一樣。

 楊乾也同樣明白,在他看來,所有諸侯國中,廖國的威脅性是最低的,但卻是最難啃的骨頭。

 這就是國土大的好處。

 上輩子,很多小國叫囂著自己是發達國家,呵呵,沒有足夠的國土,你只能說自己是發達國家而不是強國。

 為什麼老毛子的國土這麼大卻一點土地都不肯讓出,甚至他們還覺得自己的國土不夠大,還不是被蒙古人給打怕了。

 後來蒙古人勢弱,他們就養成了傳統,只要我國土足夠大,我打不過你,我還不能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