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218章 軍士為文吏和老師




    安南行省要激起民亂,肯定是要讓當地百姓感覺大明來了之後,他們的日子不會好過,必須要回到以前。



    安南行省的百姓們比華夏的百姓過得更加沒有尊嚴,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尊嚴。大明來了之後,又分田又免費教導識字算數,還幫他們修房子整道路,第一次將他們當成人來對待。朱標相信,就算感情不可靠,利益也會讓他們做出合理的選擇。



    同時,這些文吏和老師都是大明的軍人。如果有誰要生亂,他們立刻就能鎮壓。



    一手糖果一手鞭子,嘴中還要念著聖賢書中的道理,這就是朱標安撫安南行省的政策。



    “當地的貴族肯定想回到以前作威作福的狀態。拉攏貴族治理當地,短期內安南看上去會很平靜,但安南的大明化過程會非常艱難。長期來看,會留下巨大隱患。”



    “將目標放在被貴族們看不起的百姓身上,放在他們沒當做人的農民身上,用農村包圍城市,雖然開頭會很麻煩,只要戰線鋪開了,他們便無力反抗。”朱標笑著對到來的孔家人道,“而且他們輕視這些他們認為愚昧無知麻木不仁的百姓,就不會對我們的行為有太多阻攔。”



    雖然受了重傷,仍舊咬牙親自過來的孔希友嘆息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就是如此成為皇帝。”



    朱標點頭:“是的,皇上就是這樣一步一步依靠百姓建立大明。現在不過從安南從頭再來一次而已。”



    孔希友笑道:“還好老朽沒留在南京休息。”



    朱標也拱手笑道:“我也非常高興來的是老先生你。我想我們一定能相處愉快。”



    孔希友道:“除了我之外,陛下說,他之後會派官學的人來這裡‘實習’。詹事府中書令,‘實習’是什麼意思?”



    朱標現在已經不是北直隸知省,但他還有了“詹事府中書令”這個拗口的官職。所以孔希友稱呼朱標為“詹事府中書令”。



    “實習即在實踐中學習。”朱標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的詩。”



    孔希友感慨:“當年諸子百家都會周遊列國,不會閉門造車。先祖也曾遊歷諸國,以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總結得失。確實‘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孔家後人以後要做學問,應該多走多看才行。”



    朱標道:“現在壓在孔家人身上的枷鎖已經被去掉,孔家人可以沿著孔聖人走過的路再走一遍。孔聖人周遊當時的天下,你們乘坐著更好的船和車,周遊現在已經發現的天下,一定能有更多的啟發。我想孔聖人等著後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一天,一定等了很久。”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荀子的話。雖然荀子老被程朱理學的人抬出來抨擊,想把這個儒家先賢開除出儒家籍貫。但現在文人主流觀點,荀子仍舊是儒家聖人。朱標用這句話,不算冒犯。



    孔希友沉默了許久,道:“或許只有詹事府中書令才會對孔家人說,要超越先祖。大部分人都認為,先祖是聖人,是不可超越的聖人。”



    朱標笑著搖頭道:“孔聖人先是人,才是聖人。學海無涯,生命有限。孔聖人生前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從不認為自己全知全能。他對弟子諄諄教導,言行中都傳達出他希望弟子能在他開闢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攀爬得更高的期望。”



    “哪怕只把孔聖人當做一位普通的先祖,那位先祖不希望子孫後代一代比一代強?無論是子孫還是學生,一代不如一代,那是多麼悲哀和可怕的事?”



    朱標又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我這麼說,你可能認為我不尊敬孔聖人。但我有時候翻看《論語》的時候總會生出一個念頭,如果孔聖人在世,看到現在的儒學、儒士和他的子孫後代,一定會很痛苦吧。”



    “幾千年了,這群不肖子孫怎麼一點長進都沒有,還退步了呢?我想要的大同世界究竟何時才會到來?”



    孔希友呆愣了許久,雙手顫抖著平舉,一言不發,只對朱標深深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