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縣尉 作品

第151章

    劉康站起身來,在殿中踱了幾步,轉身對劉湧道“老夫已得了密報,這幾日你們能從地下皇陵脫身,全仗著劉先生臨危不亂,指揮有方,足見劉先生是一位可託付大事之人。”

    劉湧急忙拱手道“不敢,劉某隻是憑良心做事,不忍看群豪落於宵小之手。‘臨危不亂,指揮有方’卻萬萬稱不上。”

    劉康道“劉先生不必過謙。其實你所擔憂之事,老夫又何嘗不知。唉。”

    劉康自露面以來,始終談笑自若,處變不驚,此時卻深有憂色,劉湧和厲秋風都是一驚,不由得對視了一眼。

    只聽劉康說道“自今上登基之後,一改先帝倚重東廠和錦衣衛的弊政,裁撤東廠,約束錦衣衛,重用文臣,吏治為之一新。只是這樣一來,失勢的一些先帝老臣便與東廠和錦衣衛中不甘受壓制的官員勾結起來,妄圖謀反,以恢復東廠和錦衣衛力壓朝臣的局面。這十幾年來,雖然這些奸賊的陰謀不斷被挫敗,只是背後那幾個大人物始終未被揭穿,是以靜水深流,這些人的活動一天都沒有平息過。

    “最近這五年間,這幾個主謀人物已然知道單憑東廠和錦衣衛,很難實現他們的謀劃,便開始打軍隊的主意,在軍中收買統兵將官,以為已用。短短三年之間,大同、宣府等重鎮先後發生譁變,雖然都被鎮壓下去,一些對朝廷忠心的將官或在譁變中被亂軍殺死,或在平亂之後被朝中奸臣構陷,誣其治軍不力而遭到朝廷貶斥,有的甚至被斬于軍前。眼下京城三大營軍紀鬆弛,帶兵的將領都是平庸之輩,不少還是奸黨同夥。一旦叛軍殺到,這些兵馬只怕一觸即潰。”

    說到此處,劉康又嘆了一口氣道“這些年來,老夫多次給皇帝上摺子,提醒朝廷注意這些奸黨的活動。只是老夫一向被視為先帝的股肱之臣,今上登基之後,待政局穩定下來,便將老夫逐出京城,回鄉養老。是以老夫的奏摺,估計皇帝不會細看。況且東廠雖勢力不可與先帝在時同日而語,但司禮、秉筆太監仍有極大的權勢,老夫的那些奏摺,或許壓根無法送到皇帝御前。

    “半年之前,老夫接到密報,稱被調駐在皇陵的原宣府、大同的邊軍對朝廷不滿,正謀劃譁變。老夫派人詳查,卻發現有人鼓動皇陵駐軍謀反。而且這個計劃已經進行了數年,兵器、糧草、馬匹均已齊備,更與朵顏三衛和關外的韃子兵互相勾結。若是給這些人辦成了此事,那便是兵連禍結,我大明江山再無寧日。是以老夫四處聯絡,想將這場大禍弭平於無形。只是對方謀劃已久,絕不容失敗,時局已到了萬分火急之時。皇陵藏寶,是他們佈下的一個局,引江湖人物上勾,為他們在京城之中做內應。更要取出皇陵重寶,以做軍費。眼見叛軍已經集結完成,只待朵顏三衛的兵馬到達,便要向京城攻擊。只是叛軍這些年來所積攢的兵器、軍餉、糧草等大半都藏在永安城中,是以叛軍第一個目標便是取下永安城,作為向京城進軍的根基。老夫一個告老致仕的文官,手中除了幾個僮僕之外,一兵一卒也沒有,只能藉助這些江湖人物,能夠抵擋上幾日,以待朝廷大軍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