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老祖 作品

第六百八十六章 盜墓賊

    根據秦大全交代,那些大洋就是從皮兜子裡找到的。

    裡邊還有一些別的東西,他都沒動。

    果然,在骸骨中間有一個皺皺巴巴的黑色皮兜子。

    這時,汪大成已經戴上一副線手套,伸手去把那個兜子撿了起來。

    掀開上邊的搭蓋,直接倒過來,把裡邊東西全倒在地上。

    如果是正常辦桉,汪大成自然不可能這樣粗野。

    但秦大全已經說了,這個兜子他從裡到外都翻過了,把裡邊的大洋都搜出來之後,才把別的東西都塞了回去。

    所以,再小心翼翼的檢查也沒意義。

    倒不如干脆一些,還能節省時間。

    杜飛在在邊上看著。

    稀里嘩啦從兜子裡倒出一大堆東西。

    其中最顯眼的就是一個有些類似工兵鏟的,能摺疊的小鏟子。

    掉在地上,打在石頭上,發出一聲金鐵交鳴。

    杜飛伸手撿起來。

    入手有些分量,卻不是工業產品,而是技術十分高超的鐵匠打製的。

    杜飛拿手拽了一下,因為年頭太久,又曾被水泡過,摺疊的機關已經鏽死了。

    而看見這個東西,杜飛對這名死者的身份有了一些猜測。

    這很可能是一個盜墓賊!

    至於說盜的誰的墓,從秦大全拿走那些‘站人’大洋就不難猜到。

    卻不知,為什麼會死在這裡?

    或者,未必是死在這裡,也可能死在山上,屍體被山洪衝了下來……

    杜飛一邊思忖,一邊放下那把鏟子,又看到了一個布套。

    這個布套有半拉巴掌大,外邊的黑布已經腐朽了,露出裡邊隱約是個木牌。

    杜飛拿起來,原想從布套的口打開,卻稍微一用力,布套直接碎了!

    露出裡面的黑色木牌。

    這塊木牌入手有些分量,因為杜飛家裡有好幾件紫檀木的傢俱,他一入手就確定這木牌是小葉紫檀的。

    而且年頭不短了,表面已經生成了包漿。

    但被丟在野外這些年,包漿有些乾澀,沒有什麼油光,但只要拿到手裡稍微盤一盤就能恢復。

    木牌的正面是兩個彎彎曲曲的篆字。

    篆字分大篆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書同文,車同軌,由丞相李斯確定,已經十分接近繁體漢字,杜飛還能認出來幾個。

    但這塊木牌上的兩個篆字卻是更古遠的大篆,杜飛端詳半天,也沒認出來。

    給汪大成和老吳二人看,他們也是搖頭。

    至於那位治保主任和秦大全,就更甭說了。

    在木牌的背面,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道家符籙的圖桉。

    除此之外,杜飛還發現一個令他十分在意的東西。

    一塊爬滿了銅綠的,慶親王府的腰牌。

    這種腰牌,到現在杜飛已經見過十來塊。

    他一直懷疑,腰牌跟慶親王的寶藏有關。

    但具體有什麼關係,卻一直沒有參透。

    現在看來,還真猜對了,不然這人帶著這塊腰牌幹啥?

    也左證了這名死者,的確是個倒斗的盜墓賊。

    杜飛轉手把木牌交給汪大成,讓他把這些證物收好了。

    又看了一眼秦大全。

    雖然這次從秦大全身上沒找到三個孩子失蹤的直接線索,但杜飛卻隱隱預感到,棒杆兒他們三個失蹤,可能也跟慶親王的秘密陵寢有關。

    現在基本可以排除,在山上遇到勐獸的可能。

    否則不可能這麼大搜尋範圍,卻沒發現一點蛛絲馬跡。

    就算老虎吃人,也沒吃這麼幹淨的。

    另外,應該也沒遇到壞人。

    如果這附近真藏著什麼人,或許能避開大規模搜山,卻躲不開小黑它們居高臨下的視野。

    那麼現在,最有可能的,就是那仨熊孩子意外發現了慶親王陵寢的入口。

    探險也好,尋寶也罷,進去被困在裡頭出不來了。

    只有這種可能,才能解釋為什麼小黑、2號、3號,在周圍盤旋搜尋了快一天,依然沒有一點發現。

    因為他們根本不在地面上,而是下到了地底下!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下一步就是找到慶親王的陵寢,或許就能找到那三個熊孩子。

    想到這裡,杜飛下意識順著沖蝕形成的山溪河道向上看去。

    根據他之前的猜測,慶親王的秘密陵寢,極有可能就藏在這上面。

    順著河道,逆流而上,也許就能找到。

    然而……在這一刻,杜飛卻有些猶豫了。

    如果在這時候找到慶親王的秘密陵寢,藏在裡面的鉅額財寶怎麼辦?

    公社的民兵,秦家屯的村民,一百幾十號人在附近搜山。

    縣裡的公an,還有汪大成,還有可能已經在墓裡面的三個孩子。

    這種情況下,杜飛絕沒有機會,吞掉這筆數額龐大的財富。

    怎麼辦?

    然而,還沒等杜飛想明白,卻突然聽到遠處傳來了一陣熱烈額歡呼聲。

    這邊的幾個人全都聽見了,一起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那邊正是民兵和村民進行搜救的方向。

    這令杜飛的精神一振:“難道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