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 160 章

    總之目前的情況就是,他現有的糧食很難養活這麼多人支撐到來年收穫的時候,更何況他同時還要精養十幾萬的軍隊。

    李洵先前也一直在考慮,到底該從哪裡去填補這部分的糧食缺口,周如植便給他送來了及時雨。

    如今秦川平原上的田地,雖說有一部分因為戰亂拋荒,但也還是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耕種著的,收割之後的水田,原本是要空置的。

    若能讓這部分的水田發揮餘熱,在今年就多少再產出一些糧食,必然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糧食短缺問題。

    周如植的意思,便是趁著分田地時候,直接把再生稻強行推廣出去。

    馮敬要主持分田地就已經很忙了,整個秦川平原又是糧倉重地,也確實需要一個專門的農事官。

    因為李洵這裡一直等著,第二天上午嶽鴻昌一到鼎德,就趕緊來軍營中拜見李洵。

    看著眼前那位風塵僕僕,衣著寒酸的年輕男子,李洵有些意外。

    他還以為此人再怎麼也是四十多歲了,卻沒想到看起來只有十出頭。

    “聽說你是嘉佑十一年的二甲進士,先前都在何處任官?”

    嶽鴻昌抬起頭來,微微垂目回話:

    “微臣初始是在宣西縣做縣令,六年後平級調動到秦郡做工曹主簿,如今在工曹做倉部知事。”

    看得出來,他有心做出不卑不亢,淡然無波的姿態來,卻還是有些緊張。

    聽他這履歷,李洵便知道此人並不是個善於鑽營的。

    明明年紀輕輕就考中了進士,為官十餘年,卻不僅沒能升官,反而被貶了官。

    這也側面證明,他算是比較清廉的。不然單憑六年主政一方縣令,便能撈不少銀錢,稍微運作一番,也不至於平級調動到工曹這種冷衙門裡。

    “本王聽周如植說,你先前曾與他一同參與過再生稻試驗,若本王打算在整個秦川平原範圍內推廣再生稻,該叫百姓如何耕種?”

    再生稻種植時的注意事項,周如植已經在摺子裡寫得清清楚楚,李洵這麼問,主要是存著考校之意。

    嶽鴻昌在來之前,便已經知道了,是前兩年在秦郡做郡守的周如植府君舉薦了他。

    他不善於巴結上官,能遇到周府君器重,哪裡都帶著他,什麼都願意教他,實在是無比幸運。

    他深知勸課農桑的重要性,也非常願意學。

    可惜,好景不長,周府君剛來年,就因為堆肥一事觸怒了陛下,被冠以巫蠱之名,全家刺配流放。

    他作為周府君的看重的工曹主簿,也毫無意外地遭到了接任郡守的打壓,年底考核直接被評了末等,降為倉部知事,這兩年裡,過得極其困窘。

    為官一事,確實是需要運道的。

    他本就出身於貧寒之家,又不願向百姓伸手,便拿不出錢孝敬上官,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賞識栽培他的上官,卻遭遇橫禍,不僅沒能提攜他升遷,反而帶累他被貶了官。

    他不怨周府君,只怨這世道。

    小人猖狂,真正為民著想的官員卻是舉步維艱。

    也正因為如此,慎郡王派人來見他,問他是否願意效命麾下時,他毫不猶豫就同意了。

    慎郡王本就是大啟王朝的皇長子,原該是如今的第一皇位繼承人。

    他年輕有為,窩囊的朝廷與昏庸的皇帝拍馬莫及,連黎民百姓也對他推崇不已,自發要歸順慎郡王。

    他從未見過哪位帝王如此令萬民嚮往。

    這樣的人,簡直跟書中的聖賢明君一般,他有什麼理由不歸順。

    更何況,是待他如恩師的周府君舉薦他的。

    秦郡百姓與廂軍發生暴|亂後,慎郡王麾下的軍隊接管了秦郡郡城。

    他們這些人原本的官員都被軟禁在府衙之中,曾經的同僚與上司們,得知他被慎郡王召見,而曾經被流放的前任郡守成了慎郡王手下的農事部長官,位同六部尚書,那表情實在是精彩。

    好些原本打壓排擠過他的人,也跟完全沒做過那些事一樣,紛紛跑上來恭維賀喜,更有人謙卑又直白地表示,請他以後發達了一定要提攜他們。

    那一刻,他真覺得揚眉吐氣極了。

    不過,此時此刻,他心中卻只剩下緊張。

    周府君特意舉薦他,他可能不在慎郡王面前給他丟臉。

    而且,今日的表現,很可能事關今後的前途。

    他努力平復著情緒,有條不紊地道:

    “回郡王,再生稻的培育關鍵有點。第一,收割頭季稻時,需留茬十寸到十二寸之間。第二,收割後第二天,最好能立刻蓄水,若水量不足,也最少要保障兩寸的水深。第,蓄水後天,與再次灌漿前需分別施肥一次,保障稻子生長所需的肥力。追肥越到位,產量便會越高。”

    除了這些,他還特意強調了兩次追肥的配方是有所不同的。

    還詳細說了再生稻的生長週期有多長,一般在多少天會抽芽,多少天會抽穗,多少天又可以收穫,提議在推廣時將這些都清楚告知百姓,方能增強百姓對再生稻的信心,更加願意主動配合。

    李洵聽完很滿意。

    他說的東西和周如植在摺子上寫的分毫不差,可見當年也是用心做了記錄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