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99章 前仆後繼

面對閻應元嚴密的防守,多鐸初攻未能取得戰果,也就只好從長計議,分幾手準備。

他召集了麾下眾將,集思廣益,很快拿出幾條應對方略。

而這些方略,主要還是張存仁給他分析的:

“王爺,明軍在城西那幾個凸出於城外的釘子,著實不好拔。雖然小,但下官已經觀察過了,幾乎是實心的土坨子,用大炮也未必轟得塌。

就算強攻上去又立足不穩,城內還可以通過土堤甬道撤退或增援。所以,不如另想它法,假以時日慢慢拔除掉其中一兩個三角堡,再強攻江陰西城牆。

與此同時,我軍既然已經徹底四面圍城,而且兵力遠遠多於守軍,便可以從南北兩個方向一起展開策應攻勢。分攤明軍守軍注意力,消耗守軍,萬一其中某處有破綻,搶先登城了,也是一件意外之喜。”

張存仁的對策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調整城西主攻戰場的方略,另一部分則是在南北兩側開闢第二戰場。

因為他還沒說主戰場如何調整,多鐸也聽不出問題,便只針對第二戰場部分,問了幾點擔憂:

“城南城北也要同時發起攻城,怕是不好展開吧,那閻應元,倒是確實沒有在江陰城的南北兩側,也修那種噁心的三角堡炮臺,可那多半也是因為當地地形崎嶇,夯土運石費力,他一時沒那麼多工力。

既然地形崎嶇對守軍修築炮臺不利,對我軍運入重型攻城器械同樣也不利。本王已經看過了,城外道路,不是崎嶇的山地,便是低窪的已經被運河水淹了的泥濘地。

重型的呂公車、雲梯車根本沒法推到那些方向的城牆外,紅夷大炮也難以建立距離城牆足夠遠、足夠安全、射界也好的陣地。如若直接在城外狹窄的平地架炮,怕是還不夠城頭炮兵反擊炸的!

你讓本王在南北發動攻勢,難道要用飛梯、輕型雲梯、壕橋車、撞木和掘城木驢就指望破牆?”

對於這個困難,張存仁也沒法否認,只是大大方方表示確實沒辦法,但清軍也沒得選擇。

閻應元之所以在這些地方沒修三角堡,自然是確實有困難,也知道清軍要從這些山地進攻很難,利弊對於雙方都是正等的。

如果他們學過三十年前曰本人的歷史,也會知道,真田幸村只在大阪南修了真田丸,另外三面都沒修,就是因為另外三面不好攻。

能躲開守軍防守重點的位置,肯定是本身有先天缺陷的。

多鐸權衡再三,發現自己也沒得選,就準了這條安排。南北方向的清軍,被自廢了一部分武功,禁掉了一些部署困難的重型裝備,也就認了。

然後,他又把關注挪回張存仁說的“用別的辦法,慢慢拔除城西那幾個前出的三角堡”上,想問問具體有什麼辦法。

張存仁顯然也是提前想過了,指著遠方的地形一邊解說:“王爺,這些三角堡都是實心夯土的,轟不塌,只有想辦法把地基挖空了,讓其自行塌陷。

自古地道攻城,最怕的就是被守軍提前發現,然後在城牆內側遍挖長塹,截斷地道的出口。但我們這次只是追求挖到這些三角堡底部即可,先用大量木柱子撐住,多挖空一些高度,然後再燒斷木柱子,甚至可以下點本錢最後多埋點火藥。

最後地基塌陷,這些三角堡也就沉下去了,只要沉幾尺,甚至一丈,確保其頂部炮臺被毀,暫時無法修復,我軍就能趁機壓上,對後面的城牆展開總攻。

而這種地道塌陷攻城法,因為一開始就沒指望挖到城牆內側,只是重點製造塌陷,自然也不擔心城內守軍挖深塹斷出口了。只是費時比較久,這才需要南北兩側進攻,多管齊下,爭取讓守軍亂中出錯,哪邊先得手都好。”

多鐸眼珠子一轉,承認張存仁確實是有想法,地道攻城的一個最大短板,確實在這種環境下被繞過去了。

不過,多鐸也是知兵的,他也知道地道攻城的短板遠不止這一個,還有一個第二大的、也非常重要的短板,便是地道很怕地下水。

多鐸閉上眼睛思索了一會兒,這才忽然睜開:“你想過沒有,我們久在河北、遼東,河北土地鬆軟乾燥,自古河北軍便擅長穴地,《三國演義》上曹操袁紹公孫瓚就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