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18章 南大畢業等於舉人,研究員等於進士,院士等於翰林

雖然南大畢業生未來的候缺等官,原則上跟舉人候補的級別、原理相同。

但有官場見識的明眼人,還是能看出其中的細微差異。

畢竟看朝廷現在的意思,未來南京大學的畢業生,因為是理工科為主,會獨立拉出一條線給他們候缺。

比如專注於戶部的財務官,需要比較強的數學功底,又或者是工部的技術官僚,也有實幹能力的硬性要求。

所以如果未來幾年南京大學的畢業生人數少,那麼授予實缺的排隊壓力就沒那麼激烈了,可能象徵性稍微排一會兒就能當官。

這就等於是名義上相當於舉人待遇,實際上撈到的好處卻能近似於進士。

除非將來理工科畢業生人數也暴漲,也出現學歷貶值,那樣到時候等缺授實職所需要的年限,也會越來越延長。

然後大家才得都去考相當於進士科的後續選拔。當然在南京大學,後續這個考試就不叫進士科,改叫考研了——這也不是牽強附會,而是這個時代南大畢業後,繼續考上去深造,確實可以直接成為大明科學院的“研究員”。

以後的“科學院研究員”就相當於候補等實缺的進士,在沒有授予行政官職之前,也可以享受七品俸祿,在科學院搞研究工作。如果在科學院裡再出類拔萃,才會變成“院士”。

所以南大畢業等效於國子監生畢業或舉人,研究員相當於候補進士,院士相當於翰林。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反正“學歷貶值”這種悲催的情況,肯定不會發生在南京大學剛新設的“老三屆”身上,他們肯定人人都有光明的前途。

要貶值至少也是十年八年甚至更久之後的事兒了。

而眼下更值得關心的,其實是那數百名此前造謠朝廷政策的秀才、監生們的命運。

這些人毫無疑問遭到了朝廷的依法懲治,該革除功名的革除功名,該改籍進廠打螺絲的就改籍。讓其他人學點教訓,以後不要品評朝廷還沒塵埃落定的政策。

……

朝廷的最終處置意見,很快就正式明發了,南京城裡,以及周邊數府的士人,第一時間就看到了結果。

最終統計,一共有兩名尚未授官的、今科剛考過的進士,以及十四名舉人,二百三十三名秀才,九十六個國子監生,牽涉到這次的妄抨朝政、造謠流言罪行中來。

而從人員構成籍貫來看,應天府本地的倒也不算太多,只佔了幾十個。江西、浙江籍的反而比較多,涉桉人員都超過了百人——

或許這也是當年明清之交的戰爭,沒有波及到江西和浙江兩省,而南直隸周邊好歹是被多鐸的賊軍清洗過的,讀書望族受到的打擊比較重。

所以現在抱殘守缺不肯鬆手的“守舊勢力”,也就以江西和浙江居多了,最後跳出來的自然也多些,並不存在刻意打壓某個地方的問題。

天下士林一開始看到這個局面,看到朝廷又搞了一個大桉,僅僅“因言獲罪”就擼掉了幾百人的功名,不由也是有些譁然。

一些衝動的士人幾乎又想搞事情翻桉,還有人私下裡說,這次的事情說不定是天子年少、親政後急於求成做出的乾綱獨斷決策。說不定攝政王和史閣部一開始是不支持的。

不過剛剛面對嚴厲處置,敢公然宣揚的人倒也不多。而且短短几天之後,隨著朝廷放出另一些風聲,這些反對聲音就被徹底壓制住了。

朝廷倒也沒說別的,只是讓南京周邊乃至江西、浙江北部各府的官府,著力宣傳兩點:這次的事情,絕對不能算做是“因言獲罪”,只是因為“造謠誹謗”,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有自己的政見,建議,朝廷不會以言罪人,但是如果捏造朝廷沒有實施的法度,非要“虛空索敵”、“虛空打靶”,那就嚴懲不貸了。

這個政策細節的解讀,很快就被有心人掌握了,然後那些有能量有腦子的,無不心下雪亮:

朝廷這個招數用得妙!用得歹毒!他沒說不讓人暢所欲言,發表觀點。但唯獨不讓人議論朝廷還沒定下來的、還在決策過程中的事情。

當然了,如果你討論的事情,朝廷最後也做了,那就不是“造謠”,只要不是造謠,問題就不大。

可如果有噴子士人說了一些“某某某弊政絕對不能讓通過,絕對不能幹,那是暴君所為”之類的話,最後發現朝廷沒這麼幹。那麼這就是虛空索敵給朝廷潑髒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