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重燃 作品

第715章 被教育的苦逼學生

    再如伐楚之戰,白起先用漢北上庸的軍隊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而後讓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

    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秦軍就穿插到楚軍背後,大破楚軍,攻佔楚國都城郢,還焚燒了楚王的墳墓夷陵。

    之後,他們又向東進兵至竟陵,打得楚軍潰不成軍,退卻到陳,逼得楚頃襄王將陳作為都城,仍稱作郢。

    同年,秦又攻佔了楚國巫、黔中郡。

    這又是一場典型的迂迴包抄的戰術,表面上在和敵人硬碰硬,實際上已經帶人到後面嘎他們腰子去了,結果依然屢試不爽。

    再就是秦國打上黨那一次,白起如法炮製,直接切斷上黨通往都城的道路,逼得國君要獻城,結果上黨百姓想要投靠趙國。

    趙國這大冤種還真同意了,於是便引燃了秦趙大戰的導火索。

    等到後期的長平之戰,其實也有迂迴包抄的影子,若是廉頗和他交戰,定能看出一些端倪,做出最有利於趙軍的反應。

    但趙括這個新手村的mvp碰到了最強王者中的mvp,結果可想而知。

    別說趙括不知道白起的意圖,就算知道也未必能想出應敵之策。

    這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在絕對實力面前,趙括就像是圈裡掙扎的螻蟻一樣,招架尚且拼盡全力,還談何突圍?

    “可廉頗將軍的戰法,卻是武安君最不想看到的。”

    江逸繼續道:“論守,廉頗將軍可謂當世第一,他採取的是深溝高壘的陣地防禦戰,應對野戰有著極大的優勢。”

    “王齕就是吃了這樣的虧,雖說前期秦軍勢不可擋,可後期各種漫長的補給線以及再而衰的鬥志,都讓秦軍無論怎麼攻打都突破不了丹河防線。”

    “晚輩想,即便是武安君面對這種防守也會頗費力氣,畢竟您不喜歡這種麻煩的攻堅戰,可若非打不可的話……”

    江逸陷入了猶豫,一旦搞不好就是紙上談兵了。

    琇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