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來自巴伐利亞

    菲斯特·勞賓是一名樸實的巴伐利亞農民,他辛勤地在貧瘠的土地上勞作,只為了一家的溫飽。

    但菲斯特的六個孩子,只有兩個孩子活了下來,他沒有抱怨過誰,依然慶幸自己還活著。

    然而今年先是乾旱讓植物枯萎,湖泊乾涸,更是有人被活活熱死。地裡的幼苗救不活,河裡不斷出現飢餓石。

    教堂裡每天都擠滿了人,有些是為了送別親人,有些是不知所措,只能祈禱上帝早日降下甘霖。

    雨季,傾盆的大雨如約而至,人們還沒來得及慶祝,甘霖就變成了災難。

    在大雨的不斷沖刷下,那些枯萎的植被再也無法束縛鬆動的泥土,最終變成了山洪。

    滔天的洪水過後,大地上的一切都被摧毀了,房屋、樹木、田地、牲畜...無家可歸的災民急需救助,然而巴伐利亞的官員卻說政府沒有錢,只能借給災民們少量的糧食。

    目之所及,一片哀鴻遍野,殘垣斷壁,人和牲畜的屍體無人收斂。

    很快便爆發了瘟疫,就連本堂神父也病死了,菲斯特·勞賓不得不和活著的人逃離了自己的家鄉,來到了慕尼黑。

    然而市民們並不歡迎這些難民,他們只能乞討度日,直到有人說“反正這裡也活不下去,我們不如去奧地利碰碰運氣。”

    火車上有專門的難民車廂,只要付半價就能上車,據說是奧地利皇室對難民的特殊照顧。

    只不過難民車廂裡十分簡陋,狹小的空間裡擠滿了來自德意志各邦國的災民,只有兩排面對面的座椅,然而那些座椅早就被一些身強力壯,長相兇狠的人佔領了。

    難民們的第一站是薩爾茨堡,這裡是奧地利的邊防重鎮,車門剛一打開,難民們就看到了一群長相兇惡的軍官。

    為首的軍官喊道“凡是願意加入奧地利帝國軍隊的,都到我這裡集合,每年100弗羅林,包吃包住!”

    包吃包住對於難民們的吸引力很大,然而能通過軍隊體格檢查的卻寥寥無幾,因為想吃這碗飯的人太多了,但好在機會還有很多。

    第二站是林茨,這裡有很多工廠,薪水很不錯,只是據說很累人。

    第三站到奧地利帝國的首都維也納,車站有教會建立的臨時休息區,難民們可以在這裡洗個熱水澡,吃一頓教會提供的聖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