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期 作品

第九章 “阿菲利加鴻門宴”【加更1000字】

    科特迪瓦地區的土壤肥沃,非常適合熱帶植物的生長。

    正是因為地利和緯度優勢,對農學知識比較精通的弗蘭茨和奧地利國內的一些專業科學家們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討論,為這片日後的“模範海外飛地”準備了大量的良種,以及有經驗的農夫用於未來的耕種。

    然而,咖啡和可可都需要五年的成長時間,更要緊的是在這期間的貿易循環還需要繼續維持不能有絲毫的中斷,因此棉花就成為了唯一的耕種作物選項。

    而對於奧地利來說,一個有利條件就是可以從科特迪瓦購買豐收後的棉花,然後運回本土被工廠加工成棉布,之後再將成品賣給科特迪瓦人,週而復始,供產銷形成一個閉環。

    不在科特迪瓦直接建立加工廠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這裡缺乏足夠大的市場,在奧地利國內建立紡織廠則更有助於解決就業和民生問題,可以起到緩解社會矛盾的作用。

    當這套交易循環形成之後,大量的奧地利廉價工業品會衝擊當地的市場,造成自然經濟的土崩瓦解,到時候就出現由少數精英和種植園主共治的局面。

    而這些精英和種植園主在經濟上更加依賴於奧地利的市場,政治上自然會與奧地利緊密聯繫在一起,就算底層想要反抗,也不會得到高層的同意。

    至於所謂上層精英,與底層人民是天然的敵對關係,如果他們真的選擇走叛變這條路,那麼奧地利正好可以利用這層矛盾,輕而易舉地將其顛覆,再扶植一批可控的高層上位,繼續這場循環遊戲。

    弗蘭茨的西非打野之行,在首站科特迪瓦還算順利,接下來的第二站則是難啃的幾內亞。

    此時在幾內亞最大的殖民勢力是葡萄牙人,他們共計約有500多人,另外,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老牌海外殖民列強都在此地建立了貿易站,各種勢力可以說是盤根錯節。

    只不過當地的國家受提爾教團(書中沒用歷史真實的教團名,以免發生不必要的章節失蹤桉件)的控制,並不允許列強深入內地。

    作為後來者,弗蘭茨並沒有選擇在此地大張旗鼓地展現本國實力,只是找了幾個沿海部落的酋長們簽訂貿易協定和保護條約,以防止日後被法國人用同樣的手段排擠出去。

    對抗一個人口近百萬的教權國家,弗蘭茨完全沒有這個興趣,此時主動惹事對奧地利並非明智之舉,所以還是讓法國人去帶頭搞事,自己再伺機而動。

    他眼中最討厭的就是這種教權國家,雖然打起仗來費拉不堪,但無休無止的治安戰絕對會讓任何勢力望而卻步。

    

    而且幾內亞的資源儲存,遠不如科特迪瓦,雖然它的鐵礦和鋁土儲量大,品位高,但這些都不是奧地利缺少的資源,其唯一的價值便是其境內眾多的河流,“西非水塔”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

    幾內亞的農業潛力巨大,但是由於一些特殊的歷史和其它原因,直到今天境內仍有80%的耕地未開墾。

    同時它與科特迪瓦相連,只要開發得當完全可以在戰時為奧地利本土提供足夠的糧食和副食品。

    總之,作為殖民地選項的幾內亞確有優勢,但是其內部民族和宗教矛盾深重,讓弗蘭茨不想第一個趟這趟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