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期 作品

第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衣服穿

    從1840年十月開始,大量來自西非的棉花湧入了奧地利國內的市場。充足的原料供給使得弗蘭茨的工廠得以全面運轉生產成品。

    隨後出廠的的成衣經由鐵路運輸的渠道,不僅散播到帝國各地,還藉著關稅同盟的便利流入了德意志和亞平寧地區的市場。

    這些成衣主打的目標用戶絕大多數屬於工人和中下層的群體,而恰好他們就是居住在沿著交通樞紐周圍分佈的城市裡。

    大量廉價的衣裝,很快就將那些自以為是的裁縫鋪子們打得滿地找牙。

    除了少數做高端貨的店鋪之外,他們在中低端的服裝市場直接遭遇了滑鐵盧式的降維打擊。

    憑藉來自後世的優勢和領先這個時代近兩百年的審美,再加上一群皇家專用裁縫的鼎力相助下,弗蘭茨旗下的工廠成功設計出了一大批引領潮流的成衣款式。

    不過他清醒的意識到要想保住在服裝行業中的領頭羊地位,光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於是乎他便派人聯繫維也納藝術學院,請他們派出一支專業團隊來幫助自己培養服裝設計師。

    維也納藝術學院是一所建成於1692年的公立學院。它是歐洲最古老的藝術學院之一,只不過此時的它早已不復當初的輝煌鼎盛。

    歷史上,隨著奧地利帝國的衰落和政府的撥款額度下降加上社會捐贈的稀少,為了維持日常花銷和生計,其高層不得已而降低公費學生的錄取率,使之成為了全歐洲最難考的藝術學院之一。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比起就讀藝術學院,貴族和富有的商人們更願意去譬如維也納大學這樣一所“真正的頂尖學府”。

    不過得益於蝴蝶效應,此時的奧地利經濟欣欣向榮,帝國的財政收入勐增,這讓很多公立學校又重新受益於公共資金的支持。

    由於搭上了德意志關稅同盟的順風車,奧地利更是成為了大批高學歷高素質的北德意志人才的聚集地,其中作為帝國心臟的維也納更顯群英薈萃。

    對於貴族和商人們來說,如何用“智慧”或者是“學歷”來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是個一直困擾他們的難題,於是乎藝術鑑賞力就成為了他們標新立異的利器。

    而從其它地區流入的高素質人才為了融入當地的生活,也加入了這個浩浩蕩蕩的藝術品鑑大軍。

    而那些本該呆在公園和公墓睡救濟房的流浪藝術家們,全部都被拉出來到公共場合為大家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