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期 作品

第四十五章 討伐文明之敵

    明命帝的海防措施搞得民間怨聲載道的同時,也影響了貴族官員們的利益,再加上新敗於真臘,一時間越南民亂四起,害的這位阮氏王朝的中興之主一病不起。

    這才有了紹治帝對法國傳教士的屠殺。

    話說回來這些法國人還真倒黴,他們本來是受僱於巴黎,準備蒐集當地的情報。之前因為越南人姿態放得很低,所以沒有覺察到這項工作的潛在危險。

    可沒曾預料到的是他們剛上岸就被逮到一起,最終被集中處死。紹治帝也沒想到這明明是想展現自己一波武德的立威之舉,可卻成為了奧地利與其開戰的藉口。

    為了這場戰爭弗蘭茨還特意做了一番準備。

    法國傳教士遇害的消息本就被法國教會穿得沸沸揚揚,而此時弗蘭茨又添了一把火。

    一篇名為《十大恨》的文章迅速霸佔歐陸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撰稿人是東南亞一個小國的女王(真臘女王安媚)。

    

    一大恨,侵我國土,殺我國民。

    二大恨,毀我廟宇,殺我僧人。(翻譯過來就成了,燒燬教堂,屠殺教士。)

    三大恨,奪我家國,殺我父皇。(前任國王安贊死在越南人的行宮之中。)

    四大恨,囚我姐妹,棄屍江中。(越南為了減弱真臘的抵抗,曾經將安媚女王的姐妹囚禁拷打致死,之後分屍丟入江中。)

    五大恨,扶植奸黨,亂我朝綱。(建立傀儡政權)

    六大恨,強取豪奪,壞我市場。(阻礙自由貿易)

    七大恨,擄人為奴,逼良為娼。(蓄奴,進行奴隸貿易)

    .....

    剩下不寫了。

    整個歐洲都驚訝於世界上居然有一個如此野蠻且囂張的國家,沒有人會對這場戰爭的正義性有所懷疑。

    當奧地利帝國宣佈要幫助真臘討伐越南,這個文明之敵的時候,有的只有片頌揚之聲。

    保護基督徒、解放奴隸、自由貿易、傳播文明...,隨便哪一條都可以成為這場戰爭的理由,並且是很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