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期 作品

第六十九章 蒂羅爾兵工廠

    威廉·奧格爾和他的兩名助手也是這家兵工廠的第一批犧牲者,弗蘭茨很清楚研製無煙火藥的風險,但他不得不這麼做,因為軍事科技的競爭是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爭,根本容不得半點仁慈。

    奧地利首席武器專家文森茨·奧古斯丁是一個十分古板的人,但是在見到兵工廠的發明之後,便加入到了這場軍事改革的大軍之中。

    歷史上奧地利人的火炮就走上了邪路,由於在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慘敗,以及卡爾大公的軍事改革,讓他們對大炮極為崇拜。

    這個“大”是物理意義上的,奧地利人喜歡造大口徑火炮,不過歷史上的他們鍊鋼技術太差,造出來的鋼質量又差,價格又貴。

    於是乎奧地利人選擇了用青銅鑄炮,沒錯他們選擇了上個世紀的技術,但這幫人的魔改之後,搞出了比後膛炮發射速度還快的前膛炮。

    

    不過青銅鑄炮始終是一種逆流行為,最後隨著普奧戰爭結束,奧地利帝國的大炮兵夢想也隨之終結。

    其實和很多人想象中不同,普魯士的克虜伯大炮,不但沒能壓制奧地利人的青銅炮,反而被奧地利的青銅炮打得灰頭土臉。

    當然克虜伯因此也吸收了奧地利人的造炮技術,之後在普法戰爭中克虜伯大炮大顯神威,奠定了自己在世界軍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不過此時奧地利的鋼材質量世界第一,尤其是在特種鋼領域更是遠超這個時代。

    錳鋼大炮就成了一種必然的選擇,如果是歐洲其他國家想要量產錳鋼不只是技術上的問題,還有資源問題,因為整個歐洲只有奧地利和俄國才有成規模的錳礦。

    這種材質的火炮一直到一戰時期才有替代品出現,所以弗蘭茨可以放心大膽地讓這些工程師們造“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