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電報

奧地利,維也納。

弗蘭茨過去一直不知道信息差能如此可怕。看看匈牙利人的情報網,再想想俄國人的回覆速度,簡直令人慾哭無淚。

其實此時維也納已經架設了最初級的電報線路,但僅僅是與少數地方相連,作用十分有限。

和大多數人的印象不同,最先發明電報的並不是摩爾斯,甚至第一臺電報機也不是出自他之手。

十年前,號稱“數學之王”的高斯和最早製成電流表的德意志科學家韋伯,開始試圖研製一種電磁式電報機,並在他們兩人的實驗室之間專門架設了電報線。

兩年後的1835年,俄羅斯外交官希林格的電報機問世。

四年後,退役的英國軍官威廉·福瑟吉爾·庫克與倫敦高等學院的自然哲學教授惠斯登兩人合作製成的5指針的電報機開始在倫敦的帕丁頓車站與韋斯特——德雷頓之間的鐵路線上使用,距離大約為21公里。對於當下來講,摩爾斯電報機完全稱不上“早”。

起先高斯和威廉·愛德華·韋伯的“玩具”普遍不被世人看好,後者認為其並不具備實際價值。

原因很簡單,當時十分原始的電線外加裸露在外的金屬絲根本受不了風吹日曬,而又因不耐腐蝕無法鋪設地下管道。

不過這兩位曠世奇才眼中的難題,在弗蘭茨的團隊看來卻非常容易解決。於是乎,世界上最早的橡膠外皮絕緣電線便誕生了。

不過在這之前因為他很少有出遠門的機會,所以直到此刻才深刻地領悟到電報系統的作用。

而且橡膠這種原材料在奧地利屬於稀缺資源。十九世紀中葉,整個世界的橡膠供應都被巴西人卡著脖子。

而不久前受巴西內戰的影響,其貿易量波動幅度較大。變得十分不穩定。

同時鑑於軍隊的大量訂單和變幻莫測的世界局勢,弗蘭茨也更多地將橡膠用在了可以賺快錢的地方。

如今偌大的帝國只擁有區區數條十分簡單的電報線路,十分不符合其大國身份,因此加快其建設進程是極其必要的。

高斯和韋伯設計的電報機經過不斷改進已十分優秀,但是這兩位天才對於編譯的理解過於高深,甚至到了普通人難以理解的地步。

他二人只能依賴他們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交流,對於奇才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但對於普通人就實在難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