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輸出

其實某些東西並不是像某些西方人宣傳的那樣等同於洪水猛獸,只要因勢利導便能事半功倍,這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個道理。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需要進行交流、合作,而文化認同、精神共鳴正是團體協作的基礎。

弗蘭茨要做的便是打碎、重鑄,使之成為他希望的樣子。

當然除了路德維希·馮·倫斯,弗蘭茨還派了很多人,他們將會引導一個新的民族和國家的形成。

科特迪瓦、幾內亞、多哥、喀麥隆、納米比亞、坦桑尼亞、真臘、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以及在奧地利控制的加利福尼亞。

此時在海外奧地利人口最多的地區反而是加利福尼亞,畢竟黃金的誘惑實在太足了,而且所謂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只在東方如此,西方也是一樣。

弗蘭茨最初封鎖了消息,但金礦還是需要人來挖,只靠那些俘虜和原住民顯然不靠譜。

於是乎從奧地利國內挖人便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實際上有機會賭上性命去淘金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再加上之後的動亂,這都讓加利福尼亞成為了一個奧地利人一個不錯的去處。

同時為了維護治安和和平,奧地利也在一批批地增兵,雖然一次只有幾千人,但是幾年下來已經有近三萬駐軍,再加上此地的奧地利國民足夠十幾萬。

如果算上來自其他國家的德意志人,總人口超過二十萬,佔此時加利福尼亞人口的一半以上。

剩下的才是原住民、墨西哥人、西班牙難民、西遷的印第安人、放棄國籍的美國人,以及從中美洲遷到此地的勞工,而且他們處於社會的下層,佔有的資源並不多。

弗蘭茨需要路德維希·馮·倫斯去的便是這裡,因為當地人迫切需要一個精神寄託,墨西哥那腐敗的政治和糜爛的國家自然不會是人們所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