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農學家

奧地利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但卻沒有一座農學院,這讓弗蘭茨感到費解。不過經過一番調查之後,他終於明白,此時西方世界還沒有普遍地把農業視為一門科學。蟾

古代的希臘人認為農業是科學,但文明的傳承早已中斷。弗蘭茨手下有一批正在研究農業課題的“農學家”,還有一大批身負優秀技藝的農民和園丁。

而且農業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將深刻影響奧地利的本土和殖民地,所以建立農學院勢在必行。

專家和技術人員有了,他們可以進行創新研究,但是也需要人整理記錄,同時吸取別國的優秀經驗。

弗蘭茨打算僱用一批人專門負責編撰和翻譯農業書籍,但這種龐大且重要的工程顯然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於是乎弗蘭茨再次將目標對準了,那些在維也納無所事事的大學生和求職者們。

沒錯,有大學文憑的人可以免費就讀農學院,不但讀書免費,吃飯也免費,如果表現優秀,可以選擇成為教職人員領工資,甚至還有機會成為官員。

弗蘭茨開出的條件自然極具吸引力,但是卻很少有人報名,實際上當時農業並不怎麼遭人待見,甚至於農民都是貶義詞。蟾

第一期只招到了五十八名學生,其中有一多半是為了吃飯來的。實際上當時維也納的大學生有些過剩了,政府沒有那麼多職位安置這些傢伙,而他們又看不起這世界絕大多數的工種。

於是乎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學生在維也納等待就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團體,他們喝著摻雜著鋸末的咖啡,但是張口閉口都是國家大事,甚至比斐迪南一世都要心疼這個國家。

這些人是國家的不穩定因素,但同時也是珍貴的資源,畢竟這個年代的大學生還是稀有品種。

只不過願意放下身段去農學院再造的人就不多了,他們更願意等待國家發放的官員名額。

其實除了農學院以外,弗蘭茨還想了很多方法來消耗這些待業的青年,比如記者、教師、殖民地事務官、企業中低級文職工作等...

當然這個時代的主流要麼是做官,要麼是經商,當職員什麼的,對於大學生來說起點還是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