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反客為主

梅特涅感到十分無語,這就是大主教口中唸叨的“天生聖人”?怎麼感覺比那些黑心商人的良心還要黑啊?不過他仔細琢磨了一下,似乎還挺有道理...

奧地利方面的反客為主很快就收到了成效,雖然麻煩製造者帕麥斯頓很想搞事情,但還在英國參加維也納會議的議題上投了贊成票。

沙皇尼古拉一世同樣有意試探下這個西方盟友的口風,畢竟巴爾幹可代表著奧地利傳統的戰略方向,雖說此時奧方表現得似乎對其沒多少興趣,但是一切依然停留在表象未涉及根本。

而普魯士的反應確實沒有出乎意料之外,他們在此前兩次危機中的糟糕表現,讓其在德意志邦聯內的地位一落千丈。

此時自然不敢再和南方強大的鄰居唱反調,所以便欣然答應了。

路易·菲利普本人對近東危機並不怎麼感興趣,但教會和但凡有一點戰略眼光的法國官員都強烈的向他表達要求參加這次會議的意願。貌

畢竟奧斯曼的遺產將會影響到世界力量的格局,至少是近東地區的格局。

實際上法國現在佔據的阿爾及利亞本身就屬於奧斯曼的領土,而且俄國的強大對整個歐洲都是一種威脅..

所以歐洲主要強國的代表都會趕赴維也納,去參加這場即將召開的國際會議,目的自然是處理第二次近東危機(羊吃土)的問題。

在列強們將目光都投向維也納的時候,瑞士的山區之中,一場陰謀正在醞釀之中。

提切諾州位於瑞士的最南方與撒丁和奧屬北意大利地區接壤,是正統聯盟與外界溝通的唯一通道,同時也肩負著其他正統聯盟地區運送物資的重任。

歷史上瑞士的新教聯盟(此時的自由派)能完勝天主教聯盟(正統派)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在人才方面完全是碾壓式的勝利。

自由派的領袖約瑟夫·洛伊,只花了十三萬法郎便買通了提切諾州的州長,說服他任命自由派將軍馬洛·康多爾為提切諾州守備軍長,至此自由派先下一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