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魚翁 作品

第613章 望診的重要性,突破性的發現


  就在入院後的當天,患者再次出現頭痛,特別是雙側額部與顳部痛得厲害。最終因為疼痛過於劇烈,出現嘔吐。

  能痛到病人嘔吐,說明疼痛等級非常高。

  患者入院時體溫38.4度,說明存在發熱。

  入院後,醫院給她使用了抗生素靜滴,這也是大多數病人入院後的基本套餐。特別是胃腸外科的病人,葡萄糖或者氯化鈉靜滴,再加上相應的抗生素,差不多成了一個萬能工式。

  很多人指責小診所是濫用抗生素的罪魁禍首,其實大小醫院的屁股未必一定乾淨。

  只不過大醫院對於抗生素的用量有著較為嚴格的控制。

  小診所為了追求最大治療效果,往往會選擇加大劑量。

  這名女患者用了抗生素以後,入院第三天的時候,體溫便已經恢復正常了。

  不得不說,抗生素的療效確實很好。

  這也是醫生與病人都喜歡它的原因。

  病程上記載著病人的病情進展,入院的第三天,體溫雖然降下去了,頭痛也有一定改善,但是病人的病情並沒有減輕。

  因為她在第三天仍然出現短暫的不醒人事,渾身抽搐。

  每次發作時,症狀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僅持續七八秒左右便自行緩解。

  看到這兒,周燦覺得患者的病情有些撲朔迷離,很難讓人理清頭緒。

  僅憑症狀無法鎖定病因的情況下,醫生們往往可以根據檢查結果來推斷病因。

  患者目前的體溫36.9度,脈搏74次/分,呼吸29次/分,血壓84/146mmhg。

  四大體徵基本全部正常。

  也就是說,患者只要不發病,身體與正常人幾乎沒什麼兩樣。

  也難怪她會就診神經內科了。

  這種情況下,首先懷疑的肯定是神經疾病。

  根據她的症狀,很可能是神經中樞系統出了問題。比如大腦病變,又或者羊癲瘋等等。

  患者的營養狀況尚可,皮膚與黏膜無黃染,臉色不蒼白,身體也沒有見到出血點、蜘蛛痣。她的甲狀腺不大,胸廓無畸形,呼吸音清,聽診時未聞及幹、溼音。

  心率74次/分,心律規整,聽診各瓣膜區無雜音。

  腹部按壓時平軟,無壓痛與反跳痛,也沒有摸到包塊。嵴柱、四肢均正常,沒有畸形。

  這一系列的體格檢查證明患者的身體基本正常,全身上下沒發現明顯的病灶。

  診斷再次指向了中樞神經系統。

  大腦更是重點懷疑對象。

  首診醫生、殷化主任,均對患者的大腦進行了初步檢查。

  包括與患者交談對話,患者的神志清醒,思路清晰,言語正常,記憶力與計算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均正常。

  患者的視力、視野也都正常。

  除了視物出現重影,頭痛,發病時四肢抽搐,不存在其它任何問題。

  殷主任還重點檢查了患者的眼底視神經盤,左眼各方向運動靈活,右眼上視、外展無存在異常,明顯受限,存在複視現象。

  測試時,以眼球中位與右眼視物,複視尤其明顯。

  周燦不由又聯想到了那個高位截癱的孩子。那個小男孩摔傷後,同樣存在身體左右明顯差異。

  攻克這個病例,或許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儘管兩人的病情完全不同,但是同為神經疾病的話,肯定能夠互相借鑑。

  周燦決定親自去病房看看這個女患者。

  無論病歷上的病情描述,還是病程記錄,以及各項檢查報告,都不及醫生親眼看看患者來得直接。

  望診自古以來便是醫者診斷的一項基本技能。

  也是中醫四大診斷術中排在首位的診斷醫術。

  望診在中醫診斷術中,不是最核心的診斷本領,但是屬於接診後的第一診斷手段。

  就好比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它是醫者診斷的一個起始。

  對於後續的病情研判,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中醫最核心的診斷醫術是切脈。

  西醫的發展比中醫晚了幾千年,算是後起之秀。它的診斷習慣多少抄襲了中醫。

  望診依然是西醫的首診項,與體格檢查並列。

  至於切脈,西醫並不認可筋脈之說,西醫覺得脈學屬於玄學,很虛幻。也有可能覺得脈學太過複雜,於是西醫自研了一套取代切脈的診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