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323章 新朝新政

    這些官員和勳貴,大部分都是鉅富之家。

    大明朝廷非常貧窮,有很多勳貴和內閣官員,一年的收入,比大明朝的歲入還多。

    大明朝廷運往前線的軍餉,沒有出戶部,就沒了三成。”

    李元正笑著說道:“陛下,我們能輕鬆勝利,這些人也功不可沒。”

    蘇河聽到後,笑了一聲,吩咐道:“都察院既然調查完,那就交給大理寺,對這些人進行審判,允許百姓圍觀。”

    大理寺卿吳棟林,接到這個旨意,他立刻站出來說道:“陛下,我們大理寺,會盡快完成審判工作。

    在報紙上公佈這些人的罪行,讓百姓對大明朝廷的腐敗,有清晰的認知。”

    “吳愛卿這個辦法很好,就按照吳愛卿的辦法,審訊這些大明官員。”

    蘇河吩咐完審訊大明官員的事情。

    他又看向禮部左侍郎、科學院院長、翰林學士田家鵬。

    翰林院這個機構,在大明朝是培養內閣官員的機構。

    大華朝的內閣大臣,必須要有地方執政經驗,已經不需要翰林院培養。

    大華王朝的翰林院,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國家智能團。

    翰林院養著大量的學者,為皇帝和內閣,提供專業的意見。

    翰林院同時還負責,編撰史書的任務。

    “田家鵬田愛卿,翰林院編寫明史。

    不需要醜化大明朝,大明的所作所為,根本不用醜化。

    只要把大明朝的所作所為,如實記載下來。

    我相信每一個讀書人,都能分辨是非。”

    田家鵬聽完蘇河的吩咐,立刻回覆道:“請陛下放心,翰林院已經整理大明朝記載。

    我們會客觀看待大明的所作所為,認真的記錄下來。”

    這次大朝會,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完。

    蘇河讓鄭子良宣佈下朝,文武百官陸續退出皇極殿。

    王仲策帶著內閣成員,走向文淵閣,隨時等待皇帝的召見。

    蘇熊和李鳳鳴,去往武英閣的大都督府。

    其他的官員,他們從午門出來,走出承天門,返回承天門外各自衙門。

    其中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距離皇宮最遠,他們在京城西面的阜財坊。

    大華王朝第一次大朝會結束。

    蘇河返回乾清宮,他接見玄武衛指揮使蘇長勝。

    “二狗子,大明那些崇禎皇帝的皇子,全部落網了嗎?

    弘光帝朱慈烺,有他的消息嗎?”

    蘇長勝語氣凝重的說道:“陛下,崇禎皇帝的皇子,已經全部被抓住。

    大明成國公朱純臣和嘉定伯周奎主動獻出皇子。

    我們玄武衛根據這個消息,離開抓住京城的全部皇子。

    弘光帝朱慈烺在南京城破時,被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帶走。

    南京城那時兵荒馬亂,軍隊也不專業,被李若璉找到機會逃離。

    我們接管之後調查,弘光帝朱慈烺已經跑向海外。”

    蘇河聽完崇禎皇子的下落,他吩咐道:“這些崇禎的皇子。

    小孩子威脅不大,把他們圈養起來,讓他們平安度過一生。

    弘光帝朱慈烺跑的好,逃向海外那真是太好了。

    這將是我們出兵海外絕佳的理由。

    師出有名,那還是非常重要。

    玄武衛只是盯著弘光帝朱慈烺動向就行,不需要花費太大精力追蹤。”

    蘇長勝領命,他繼續說道:“陛下,我們俘虜了東廠和錦衣衛,經過審訊發現。

    我們有部分官員,是大明的暗子,這些官員怎麼辦?”

    蘇河思考片刻,吩咐道:“不需要公開辦桉,這不利於現在朝堂的穩定。

    還以為我在用玄武衛卸磨殺驢。

    讓這些人因為意外或疾病死亡。

    如果有他們貪贓枉法的證據,安排人去都察院舉報。”

    蘇長勝又詢問了幾個問題,領命離開乾清宮。

    蘇河看著通政司彙總的報告。

    大華王朝國庫已經快乾了,必須要想辦法增加國庫的收入。

    債券籌集的資金,已經有固定的安排,不能動用。

    從大明官員家裡抄出來的現銀,在銀行鑄幣廠轉一圈,就作為建工廠的資金。

    還有一部分銀幣,發放給皇家軍隊的士兵。

    蘇河給軍官們封賞爵位。

    對於基層的士兵,取得這場大勝,他們最想要的東西,那是實實在在的銀幣。

    蘇河滿足他們的願望,每一名士兵,都發放了十兩銀幣。

    作為他們取得勝利的賞錢。

    立下功勞又不夠封爵的士兵和軍官,朝廷發放的賞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