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一百九十四章 菟絲

    小路在這裡開始鋪上了石板,看樣子就取材與江洲尾部的石灘。

    這裡的土地含沙量比較高,特別適合甘蔗的生長,現在甘蔗已經收割了,地上鋪著很多的甘蔗葉子。

    另外一些沙土地上,長著一個個巨大的球形的大白蘿蔔,最大的有一個排球那麼大。

    楊和抓了一把泥土在手裡邊一搓,臉上露出了羨慕的神色:“夜潮土。”

    “什麼是夜潮土?”老穆這農村人都給整懵了。

    “你們那兒沒有。”周至說道:“得是離江邊近的地方才有的一種土壤,特別適合種植蔬菜。比如楊和他們白米鄉的白塔壩附近,還有夾川縣城棗陵橋外頭的菜壩,都是這種土壤。”

    “這種土有什麼好處啊?”葉欣對這個也好奇,問道。

    “比其它的土肥,還有疏鬆透氣。”楊和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肘子是吧?”

    “嗯,大概還有就是保溫保溼。”周至說道。

    “你怎麼可能連這個都知道?”閆霄感覺實在是匪夷所思。

    “縣誌,尤其是老縣誌,那是絕對的好東西。”周至抽出瑞粉小直刀開始破壞環境,給大家用老硬頭黃竹子沒人削了一根竹杖,笑道:“不知道也無所謂,知道這裡的蘿蔔是最好吃的蘿蔔就行了。”

    大家繼續向前走,很快就來到了農業區。

    潮水消落地帶,每年被江水帶來的新鮮沃土上,現在種植著各種豆類——蠶豆、豌豆。

    還有一些黃豆樁子,那是做種的,豆子已經收了,就剩些枯枝。

    有些豆子上籠著一籠籠的細藤,周至對著它們一指:“認識嗎?”

    大夥兒都搖頭,只有張辛夷笑道:“菟絲子。”

    “對呀,辛夷認識中藥。”周至笑道:“說起這菟絲還有個好玩的故事。”

    “宋朝的時候,菟絲子需要從高麗,也就是現在的朝鮮半道上作為貢品採入,因為沒有種植方法,都是採摘野生的,故而價格高昂。”

    “知道後來人們偶然發現這種植物其實是一種寄生植物,單獨種是種不好的,必須和豆類一起種植,然後豆子就別想好了,菟絲倒是能夠收成慢慢,最適宜的地區就是巴蜀地區,之後巴蜀就成為了菟絲子的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