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三章 點子大王

    可是接下來的第二頓飯,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

    這頓飯是何陽請母親吃的,地點是bj一家不算很高檔的餐廳。進店之後他發現,這裡最便宜的菜也要二十多元錢。就是這頓平常的飯,花去了他兩個月工資。

    “那是我人生中最尷尬的時刻。”多年後何陽回憶這件事兒,依舊刻骨銘心。

    參加工作好幾年,請母親吃頓飯依然囊中羞澀,何陽終於下定決心辭去當時已經混到手的區科委公職,以自己名字的諧音“和洋”,註冊了公司。

    當時國家有一項政策,對於申請專利的個體戶,可以緩交費用。

    於是何陽壯著膽子去了一趟國家專利局,一下申請了二十多項專利,終於將公司開了起來。

    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充電器等日用品。給人出點子本來只是何陽隨手而為。

    有一家塑料廠的一次性塑料杯大量積壓,他建議對方將京廣鐵路沿線站名印在茶杯上,再印個小地圖,在鐵路沿線的火車上賣。塑料廠一試,銷路一下打開。

    那是一個信息不通、思想閉塞的時代。彼時的中國,正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艱難轉軌。民營企業雖然不斷發展壯大,但因生產模式與銷售思路還停留在過去,不少企業的產品出現大量積壓。

    生產與銷售間橫亙的鴻溝,何陽用“點子”填滿。他開始受邀到各地考察企業,為企業主答疑釋惑。這也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市場開始真正為“創意”支付報酬。

    之後他又先後給產品滯銷的燈廠、金華火腿等企業出謀劃策,獲得數萬甚至上十萬元的“點子費”。

    就在幾天前,《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文章,介紹何陽賣點子賺了四十萬的事蹟。緊跟著被全國各地媒體的轉載加評論,何陽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點子大王”的名號也不脛而走。

    “大章哥。”周至站起身來,看著進門而來年輕人,一身高檔的西裝革履外加毛呢大衣,加上走路帶風意氣風發的神采,不由得笑了:“更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