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午的晚會

  其中池薛荔對辜家三代的採訪相當精彩,雖然師祖祖基本就是對那天周至講過的內容照本宣科,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中國的中字到底是因何而來,無疑是一個很有意義且比較有趣的故事。

  池薛荔最後還和周至簡短交流了幾句,回顧了兩人通過採訪相識,之後又在省臺牽線搭橋的兩地中學教育工作交流中再次有了交集,到現在,兩人竟然還成了同門的師姐弟,這本身就是一個關於神奇緣分的故事。

  採訪最後當然是池薛荔以師姐身份對周至諄諄教誨,要他努力學習,繼承辜氏衣缽結束。

  用了四分鐘,差不多是一個節目的長度,是整臺晚會里時間最長的一段採訪。

  周至惡意地揣測,這大概率和省臺宣傳自身促成兩地教育交流,為教育資源公平儘自己一份心力的成績,嗯,大有關係。

  不過他沒有證據。

  蜀都大劇院的採音效果不是卡拉ok能比的,唐琪的一曲獨唱《豐收喜訊滿山鄉》,三嬸與幾名中年歌唱家的合唱的《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讓周至聽得如痴如醉。

  等到這臺下午舉辦的“晚會”結束,周至和她們告別,還聽三嬸說,明天要來重錄《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周至都想不出來之前聽那一版,瑕疵到底在哪裡。

  當晚無話,第二天一早,周至和江舒意前往七中,拜訪劉副校長等人。

  七中和夾川中學的合作,如今依舊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項目,教師培訓和學生交流一直在進行著。

  劉副校長算是意外地找到了一條夾川鯰魚,丟到了七中這個池子裡,引發了一系列的良性效應。

  夾川中學的孩子學習的那股子勁頭,讓七中的孩子們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

  學校也很萬惡,明明睜隻眼閉隻眼,卻在每週一的大會上,都要提一提從夾川來遊學的同學,不遵守學校作息紀律,熄燈後偷偷找亮處上自習,天沒亮提前起床之類應當“批評”的行為。

  轉身卻又把幾處路燈加了更亮的燈泡。

  就捲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