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七十七章 誠心正意

  商王朝重視的是巫卜,而周人的禮制,無疑是以人治對抗天意,以人文倫理對抗宗教神性統治的最佳武器。

  這也直接給華夏民族打下了敬天法地,慎終追遠,然而卻總是讓神性變得世俗化,而不是宗教化的原始基因。

  這基因也影響到了中國人的禮儀、制度、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方方面面,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也是中國社會運行、國家發展的重要規範和保障。

  其中諸如《大學》,《中庸》,《禮運》,對後世的影響更是深遠。

  作為以“人道”戰勝“神道”的終極武器,《三禮》一出,自然神鬼都得辟易。

  在周至的理解裡,所謂的“神鬼”,其實就是心靈上一時的困惑和軟弱,是誘導人心走向違逆自己是非觀的那些偶然時刻和偶然因素,而克服它們的最好辦法,就是“正心誠意”。

  這個成語也是出自《禮記·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庶幾無懈可擊。

  這也是周至多年來摸索出的,鞏固心靈的最佳療法,至少對他自己來說,是最有效的方法。

  果然,隨著手裡的活計和嘴裡的唸叨,剛剛有些莫名其妙的情緒便消失無蹤了。

  腳板苕就是野山藥,刮洗乾淨加上兩把碎米,可以熬粥。

  出家人戒葷腥,周至出於體諒,這幾天也儘量不開葷,陪著大師“清理腸胃”。

  不過山裡竹根水“潮人”得很,就是回增加人對脂肪的渴望,到了昨天實在是頂不住了。

  一旦開戒就是洪水猛獸抵擋不住,周至就又取出一個鳳尾魚罐頭,作為今天他跟喬老爺的葷菜。

  營地自帶避雨功能,因此不需要拉帳篷,料理好這些事兒,其實也用不了多長的時間。

  於是周至乾脆從鍋子上將菸灰刮下來放在一塊竹片上,調和了一點菜油製作成油墨,用竹枝削成筆頭,沾著墨汁在紅色的石壁上寫起字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