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八十六章 內行

 燃面的特點就是“幹”,無論葷素,都得是重油。 

 麵條上來,周至一邊拌麵,一邊給大家介紹:“但凡宜州燃面,入碗後的第一道工序就是下特製的紅油迅速拌勻,在極短的時間內給每根水葉子面都穿上一層紅燦燦的油衣。” 

 “這個時候的面啊,能用火一點就燃,燃面的得名,便是來源於此。” 

 “這個拌油也非常的有講究,各家都有各家的秘法,一般的燃麵館用的拌油,光辣椒起碼都有三四種,花椒也有兩三種,更別提其餘的香料,多得會達到十多二十樣。” 

 “宜州的家裡也有這樣的規矩,他們說看一家人是不是宜州的,就去廚房看看,辣椒少了三種,那就不是宜州人。” 

 “哈?”熊嬌覺得好有趣:“好像我們同事家裡不少都是這樣呢,但你要不說,我還真不會可以去想這事兒。” 

 衛非將麵條拌好:“這面除了本身,真是一點水都沒有呢。” 

 “對,這就是燃面的第二個特徵了,得幹。”周至說道:“你們看老闆娘,面煮好後在入碗之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序,那就是甩面。” 

 大家朝老闆娘那邊看去,發現她正把面擂到特製的竹篾兜裡,然後把裝了面的兜兜舉過頭頂,用力快速甩下。 

 竹篾兜在空中畫出一條弧線,於腰部時瞬間止住,這時附在面上的水就從兜縫飛出,很是好看。 

 “看到沒?所以凡是這類幹拌麵,在我們蜀中就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幹篼兒面’。”周至笑道:“其實這底下還藏著個特徵,就是用來煮麵的水,最好也要‘寬清’,這樣麵條表面才不會遺留太多的‘漿糊’。” 

 “這些漿糊要是不甩掉它們,在拌麵的時候就容易形成麵糊狀的小顆粒,導致口感不佳。” 

 “按照這麵館的客流,一個上午幾百份面賣下來,光甩幹篼兒都是個體力活啊。”方文玉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