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劍仙 作品

第506章 陣容先給拉滿它!(求訂閱~月票~)

武術確實講求剛柔並濟。

但如果武術與舞蹈同臺演出,並且為了降低接受度,視覺上的反差對比是一定要有的,要有更鮮明的“標誌”。

得讓人一看,啊,那個是武術,啊,這個是在跳舞。

以武術為陽剛,以舞蹈為陰柔,讓整體舞臺的視覺效果顯出一種“剛柔並濟,陰陽協調”的質感,兩種方式,兩種風格的有機結合,去表現一個題材。

這是李少傑想要的。

所以,反而是年輕小夥子小姑娘們那現階段的感覺更加適合舞臺一點。

武術輩的老前輩技巧確實勐,境界確實高。

藏鋒於內,氣質內斂。

年輕人鋒芒畢露,意氣風發。

李少傑只是根據節目的設計,去選取最適合節目的人選罷了。

......

這邊搞定了武術方面的問題,下一步,自然是要考慮剩下的。

節目要的是舞蹈與音樂的有機結合。

武術隊搞定,自然還會有舞蹈隊。

舞蹈隊倒是已經有了人選。

中央民族歌舞團自然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之一了。

人已經搖了,就等見面找領導吃頓飯,然後約一波時間即可。

在這方面,傑哥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屬於是可以觸發面子果實的地方......

並且,需求的舞者數量也不多,很好調配。

舞蹈這玩意是與空間掛鉤的,有時候人數太多也不好。

人家國家隊舞團也不會一個舞蹈全員都上......那樣的話舞臺都擠爆了,更別提好好跳舞。

武術與舞蹈負責視覺上,空間上的呈現。

所以,音樂,那就是負責聽覺上與時間上的呈現。

樂曲的創作上,思路也非常明顯。

圍繞著“槍”這個概念來創作民樂,那麼首選的樂器,一定要有“槍”的殺氣。

有殺氣的樂器其實並不少。

比如古箏,琵琶,都可以帶有殺氣。

但相比之下,古箏仙氣更多。

而琵琶,尤其是浦東派琵琶,是有嚴格的文曲,文武曲,武曲概念之分的。

傳統留下來的說法是,文曲,大麴,武曲。

但實際上,大麴和小品是相對的,因為篇幅大,所以涵蓋了文曲與武曲的特質,或是都有,所以,隨著發展,現代更願意稱其為文武曲。

槍與琵琶本身就是更配的。

這樣,剩下的活兒,除了拉團隊外,就是抓緊創作曲目,再找一個彈琵琶的大手子來演奏。

李少傑覺著,那中央民族樂團的趙團長就挺好的。

先聯繫一下再說。

別管其他的,反正先給陣容拉滿。

絕對沒毛病的!

......

講真。

可能沒人能想到。

李少傑一上來就盯上了人家團長。

......

項目開始逐漸推進。

整個項目內容的第一內容是遊戲角色的推出。

這玩意不推,啥活動都沒得搞。

而文創活動的第一內容,就是這個曲兒。

曲兒在,啥都好推進,曲兒不在,那全都是空想。

而曲子該如何創作,保留什麼思路,即使是對李少傑來說,也是一個小難題。

遊戲內容尚且不說。

現如今的年輕人,聽感很現代,更喜歡偏好來塢式或是歐美式的配樂風格。

合成器+管絃類似的寫作方式基本取代了純管絃,成為配樂全的主流。

而給王者榮耀這麼一款特別大眾的遊戲打造配樂,基本的基調也必須要是以原聲的管絃演奏+電子合成器相結合的方式,編曲與製作上也要更有現代感。

可如果一味追求這些,很難與其他國家的音樂拉開風格上的差距,哪怕你是民樂,也難免陷入到同質化的陷阱。

所以,必須要把中國元素,中國樂器,乃至於東方特有的審美,帶到音樂中來。

無論是從基礎的調性調式理論,還是配器,都需要有東方的東西。

而且,中國元素的佔比必須要非常高!

這樣才會既能潮流的起來,也能最大限度保留來自於東方的原汁原味,保留“中式”的聽感。

音樂是世界的語言,它不僅僅只是遊戲的功能性。

但這是遊戲角色的主題曲,遊戲功能性還是要有。

甚至於主題都必須跟隨著英雄“雲纓”的特點走。

全身火紅的槍兵小姑娘,動如掠火,人家三個技能的名字都是“追雲,斷月,逐星”。

你得體現出人家的那種味道。

講真。

也就是李少傑了。

換一個人來,發現需要注意這麼多問題,有這麼多要求,頭都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