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 作品

第四百三十四章 文人風骨

    朱浩心想,自古以來科場舞弊比比皆是,都說明朝對文人苛刻,不比宋朝對士大夫的寬容,看來也不盡然。

    不到清朝,文人尚不到為奴為僕的地步,完全就是這個社會的主人翁。

    ……

    ……

    進場後,座位劃定,朱浩的位置靠近門口。

    這已屬於非常好的座位,距離柵欄門只隔著一個號舍,坐下來後朱浩把東西稍微整理一下,很多人已第一時間把火盆生了起來。

    大冬天的到貢院參加會試,二月裡京城氣溫堪堪零度冒頭,即便一身厚重的冬裝,在這種地方也寒冷無比,這跟鄉試時悶熱的環境正好反過來。

    朱浩這邊情況還好。

    到京城後,一件改裝版“羽絨服”已穿在身上,連朱四和唐寅那邊也各送了一件,對於習慣南方天氣的人來說,到京師後要是沒朱浩的“羽絨服”,估計真受不了撲面而來的風霜。

    京師有一點好,那就是“乾冷”,哪怕是零度,只要沒有起風,就不會感受那刺骨之冷。

    此時已是日落黃昏。

    臨入夜前還有一次例行巡場,眾考生比鄉試時看起來要活潑許多。

    考試來日才會進行,說話聲不斷於耳,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都要先打個招呼,這些人雖是對手,說不得入朝後便是同僚……畢竟一個考棚六十人,從幾率上來說,以正德末年一次取四百五十名進士的比例,二十多人就能取一個,一個考棚出兩三個進士那是平均數,取四五個就是運氣爆發。

    ……

    ……

    入夜前還挺好,每個考生內心火熱,有說有笑,氣氛融洽。

    可當夜幕降臨下來……

    南方來的考生率先受不了。

    夜晚氣溫驟降到零下,哪怕號舍隔著油布,但寒風還是會灌進來,一晚上考棚內不時聽到有人咳嗽,叫苦者比比皆是,畢竟很多南方舉子第一次來北方考試。

    考棚環境近乎“露天”,這種連個門都沒有的號舍,對平時嬌生慣養的儒生來說,真是一種無情的煎熬。

    朱浩靠坐在裡面,沒有早早睡下,說到底他沒有早睡的習慣。

    “隔壁的,看你年歲不大,哪兒來的?”

    一個口音像是山東之地的考生,打破沉默問道。

    正是毗鄰柵欄門那個號舍的考生。

    他想找人說話,只能跟朱浩說。

    朱浩回道:“湖廣的。”

    “湖廣可是好地方,物產豐饒,聽說你們那邊的鯉魚很好吃。”此人繼續搭茬。

    朱浩搖頭:“我很少吃魚,不好那口……你說得這麼詳細,你去過嗎?”

    “倒是沒去過那旮沓……”那人道。

    此時朱浩裡邊號舍的考生道:“沒去過你說個蛋?”

    先前那人道:“喂,你哪位?說話客氣點……你也是湖廣的?”

    “我江西的。”

    “江西也是好地方,瓷器非常出名……”

    一群人瞎聊,因為彼此都不熟悉,除了能聊聊地域,也說不了別的。

    純粹就是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