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 作品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平凡的四月

    陸松問道:“那如何掌控京營?”

    朱浩道:“如今掌握京營的是兵部尚書王憲,楊閣老如今不相信武人,只相信文臣,但王憲跟王瓊走得近,二人屬於同一派系,楊閣老馬上要對二人出手,不如讓陛下趁著兩位王尚書遭參劾時,順帶提出將京營提調權,交給英國公張侖,以張侖在朝威望,遠不及其祖父,到時這權力就可以步步收歸己手。”

    陸松和唐寅聽了朱浩的計劃,都有些發愣。

    他們對於京城的局勢遠沒有朱浩那麼熟悉和敏銳,一時聽不明白朱浩計劃的高明之處在哪裡。

    唐寅皺眉道:“你所說的英國公,掌管京營幾十年,到正德朝時才為先皇奪權,如今卻要歸還到他孫子手裡,難道不怕他仍舊倒向楊閣老一邊?”

    朱浩笑道:“京營如今本就在楊閣老控制下,若明著去拿,你覺得楊閣老和諸多文官會屈服?只有交給第三方派系的人,才有機會逐步拿到手,而張侖威望不足,以張家的政治覺悟,手上有權他應該倒向新皇,還是倒向文臣?難道心裡這點數都沒有?”

    陸松雖然聽得不是很明白,但卻是點頭:“朱先生的話,卑職一定會轉告陛下。”

    朱浩道:“以我的估計,六科給事中對二王尚書一系的參劾,會在未來幾天集中發作,朝堂上楊閣老也必會拿此說事,逼陛下表態。

    “陛下初時可以提出對兩位尚書以往的功績,試圖保全,但抵抗一番後便可順從楊閣老的意思,讓刑部去查。”

    “這……”

    陸松沒想到,朱浩又開始為沒有發生的事操心並作出預言,甚至連過程都說得像是親臨現場、惟妙惟肖。

    “等刑部查個差不多後,再讓錦衣衛接手,到時陛下提出讓英國公重新接手京營提調之事……不過明日,陛下可以先以蔣王妃入京之事,向楊閣老發難……”

    朱浩所提計劃,基本符合歷史走向。

    歷史上朱厚熜到京城當上皇帝,第三天四月二十六就提出讓母親到京師的建議,遭遇阻撓後,轉天四月二十七,就提出要給父親追封皇帝名號,如此也算是打響了大禮議的第一槍。

    雖然大禮議的初期,朱四可說是處處受制,但不是沒什麼收穫,至少令蔣王妃順利進京,並在年底前獲封為太后。

    至於王瓊和王憲被參劾,也都是四月底前發生的事。

    朱浩不過是想讓朱四藉著王瓊和王憲被參劾,一舉拿到京營的控制權,等於是控制整個京畿範圍的軍權,除了保證皇位不被軍事譁變竊占,還能保證皇帝在未來朝堂上跟文官拉扯,有了更多的變數。

    軍權在手,說話才有底氣,避免朱四再次使用放棄皇位回安陸當興王的招數來讓文官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