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191章 軍人們的煩惱(十二)

    能夠區分統一與中央集權區別的年輕少將程若凡有著秀麗的容貌,以歐洲的面相,看上去只怕只有20歲。即便程若凡已經30歲,也有著勝過德國少將的政治理解力。或許這就是中國文明的內在力量。

    至於這些年輕軍官們的領導者何銳,卡爾教授更願意把何銳視為一名政治家,而非軍人。何銳對於地緣政治學的理解,以及何銳對國際局勢的看法,都讓卡爾教授無比讚歎。

    兩人進行了兩次私下交談,用的是日語和英語法語的混合模式。何銳的確有推翻英法制定的世界秩序的願望,而且何銳也有解決周邊地緣政治的思路。這也是卡爾教授願意為何銳提供地緣政治學教課的原因。

    如果何銳統一了中國,並且短期內完成中國的工業化,德國就有救了。一個五億人的工業國,哪怕人均工業產值只有英國的三分之一。由於中國人口是英國的十二倍,其國力也是英國的四倍,足以粉碎大英帝國。

    而且何銳對英國的判斷非常精準,英國的根基並非英國本土,而是在印度。一旦英國失去了印度,大英帝國瞬間就變成了歐洲大陸邊緣的一個國家而已。一個只有英倫三島的英國,根本沒有力量再進行大陸均衡政策。

    德國的鐐銬就會被徹底粉碎。至於法國,德國根本不怕法國。自從普法戰爭後,德法兩國之間的力量已經不可逆轉的發生了變化。德國強,法國弱的格局已經無法改變。

    調整了心態,卡爾教授開始繼續授課。他並不準備刻意誘導面前的這些青年,更沒有想過誤導這些青年。那麼做既沒有意義,也沒有效率。

    只要能夠為這些青年們開拓眼界,讓他們能夠用世界的視角看世界,這些年輕人就絕不會接受當下的世界格局。如果這些青年能夠追隨何銳完成中國的工業化,這些年輕人就會義無反顧的向著主導世界的方向進發。

    那時候,德國就可以充分借用世界格局的鉅變謀取德國的利益。而且還是在一個完全不用擔心遭到中國反噬的局面下。

    卡爾教授講了一陣,徐乘風提出了一個問題,“卡爾教授,您說過中國要擺脫受害者心態,這是為了什麼?”

    “受害者們會認為整個世界都在針對他們自己,這種心態既不現實,也不客觀。受害者心態是一種妄想。如果陷入這樣的心態,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悲劇的開始。對於軍隊,對於軍人,則是災難。一個不能用現實視角看戰場的軍人,能夠贏得勝利麼?”

    徐乘風聽完之後點點頭,覺得解開了心中的不安。

    而卡爾教授則寫下了中國幾場戰爭的名字,然後分析道:“從軍事學的角度看,這幾場戰爭中,滿清都已經用盡了各種小手段。但只是小手段,而不是真正的戰略安排。因為具體資料的匱乏,我無法弄清楚那些人這麼做的理由。但是能理解的是,滿清是把其他國家當做傻瓜來看。當然,這定然不是滿清當時執政者的真實想法。不過從結果來看,他們是期待別人是傻瓜,會為了並不匹配的利益,付出超出利益之上的付出。這是很不嚴肅的。”

    等翻譯把‘很不嚴肅’的詞說出,課堂中爆發出一陣笑聲。年輕的軍人們都捱過批,不少人都幹過很不嚴肅的事情,以很不嚴肅的視角看待過問題。聽到外國人說出這麼一句,大家真是被逗樂了。並且決心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當然了,也有人在快速記錄卡爾教授的課程。其中一份會交給專門的審核部門。這是制度,而且何銳也格外的強調了要注意卡爾教授的課程。

    因為何銳聽說過,卡爾·恩斯特·豪斯霍費爾這位德國陸軍少將、地緣政治學大師,通過他的學生魯道夫·赫斯,將自己的地緣戰略思想傳授給時處蘭茲堡監獄服刑的希特勒,這在《我的奮鬥》最後的東方政策一章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何銳認為,法西斯主義,不管是德國法西斯,或者是意大利法西斯,又或者是搞了幾百年種族滅絕,有著深厚法西斯傳統的美國。只要是法西斯政權,都是敵人。

    但是在國家面對危急的時候,極端民族主義就是凝聚國家的有效手段。東北軍裡面的同志們通過了政審,篩掉了那幫為了個人瘋狂願望而投入組織內的人。正因為如此,才格外需要注意這樣的傾向。

    東北軍決不能是一支極端民族主義的法西斯軍隊。那隻會把中國拉入更大的災難與深淵裡頭。

    雖然卡爾教授並不知道何銳的想法,不過他也沒有這樣的打算。此時卡爾教授講述起關於1840年的數次戰爭的原因,“英法不是針對中國,而是為了利益而選擇了中國作為打擊對象。這恰恰是因為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