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938章 英國崩潰(十八)


                 荷蘭外交大臣在香榭麗謝酒店下榻。躺在柔軟的大床上,在放鬆之中,荷蘭外交大臣感慨起“大國外交”的威力。

  不久前結束的談話,讓荷蘭外交大臣感受到法國的確是歐洲大國。儘管在正在進行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裡表現不佳,但法國好歹扛過來了。在其他國家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漩渦中起起伏伏,試圖不被淹死的時候,法國已經開始考慮以及佈局戰爭結束後的歐洲未來。

  在荷蘭外交大臣看來,法國試圖建立的歐洲未來脈絡清晰。主要就是在歐洲大陸建立共同防禦體系,要儘可能將英國排除在歐洲大陸之外。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法國甚至願意與消除了種族主義與軍國主義的德國合作。

  法國外長甚至向荷蘭外交大臣暗示,只要歐洲大陸將英國排除在外,中國就樂見一個和平的歐洲。

  對這樣的闡述,荷蘭外交大臣不敢去相信中國真的會這麼寬容,卻又忍不住期待這樣的發展。

  在歐洲傳統觀點中,這就是大國外交,只有大國才能與其他大國基於對等的條件下進行談判。法國外展所說的內容,無疑是大國外交才能達成的成果。

  荷蘭比法國弱,所以法國外長面對荷蘭的時候,難免有大國心態。法國外長比較露骨的表示,英國必須被“徹底清算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罪行”。並且詢問荷蘭外交大臣的看法。

  英國之所以能夠當了幾百年攪屎棍,並不是因為歐洲各國傻,而是因為歐洲各國的確需要借用英國這個域外國家的力量。所以荷蘭並不是特別期待英國被徹底清算,荷蘭期待被清算之後的英國能夠保留一些力量,用來平衡歐洲大陸的力量對比。

  所以荷蘭外交大臣只能含蓄的表示,英國對於發生在非洲的悲劇有不可妥協的責任!所以,我們期待這種清算必須是合理的,不能過分。至於是否加入煤鋼共同體,荷蘭外長表示一定會將這個建議親自講述給荷蘭王國政府。

  在荷蘭外交大臣看來,如果中國的怒火主要降臨在英國與德國頭上,荷蘭可不會跟比利時那幫呆瓜一樣死戰到底。

  如果只是在荷蘭國內修改些法律,政府發表些公告,教科書上編寫幾段內容,以及推倒幾座雕像就可以解決的話。英國隨便去死。

  有類似看法的不僅包括英國,中國密使在接觸瑞典和挪威的時候,感受到類似的態度。瑞典和挪威最高希望就是確保本國的安全,兩國對於殖民沒什麼興趣,也沒有為其他國家出生入死的打算。

  綜合了這些反應,中國文明黨軍委製作出的拼圖裡面,以熬過戰爭為目的的灰色國家佔了蘇聯之外的歐洲大多數地區。

  代表堅定戰鬥的深藍色,只有德國、英國、比利時。同樣還在戰鬥的國家是美國,美國的顏色變成了淺藍色。

  之前中國之所以和美國打消耗戰,是因為美國選擇了堅守要點的戰爭模式。中美雙方為了爭奪戰爭要點,不惜代價的堅持戰爭。

  尤其是麥克阿瑟被罷免,艾森豪威爾上任後,正好在中國對美國五大湖地區進行狂轟濫炸的階段。麥克阿瑟因為執行了“彈性防禦”,而被國會彈劾。艾森豪威爾上臺後,把美國空軍最後的精銳拿來與中國空軍死戰。並且在此派遣陸軍進入加拿大地區作戰。

  為此,中國軍隊越過美加邊境線,進入美國境內作戰。當美國空軍精銳和陸軍精銳在兩個月內被消耗殆盡後,中國軍隊撤回了北美5個原住民國家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