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初識

    這邊正在圖板作業,遠遠地看見一個女人拄著拐帶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向這邊走來。

    “叔叔,叔叔!”老遠那個女孩就叫起來。

    王珂一看,正是自己從地震的廢墟中扒出來的那個女孩。

    他趕緊的站起來,這個女孩旁邊的那個女人,想必就是她的媽媽。

    還有七八米遠,那個女人就扔掉柺杖,帶著這個小姑娘跪了下來。王珂和幾個戰友趕緊地跑過去,扶起她。

    “大嫂,大嫂,你這是幹什麼?”王珂至今都不知道這個女人和那個小女孩的名字。

    “恩人,我們來感謝你。”那女人顫顫巍巍地遞過來一個籃子,籃子裡的稻草上放著20多枚雞蛋。

    通過這次接觸,王珂才知道她丈夫姓李,叫李來福,村裡人稱她“福嫂”,女兒叫李雪影。今年十三歲,上小學六年級。丈夫和兒子都在這次地震中罹難。

    雞蛋是斷然不能收的,情意可以留下。

    “大嫂,你們家重新建設起來了嗎,你們現在住在哪?”

    福嫂眼淚再次流下來,長嘆了一口氣。丈夫去世,家中的頂樑柱沒了,還談什麼重建。就在原址中搭了一個窩棚,守著幾隻雞和那頭豬,看能不能在秋天積攢下幾個錢。

    聽到福嫂的敘述,王珂的心一下緊縮,雖然冬天已經過去,可是窩棚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福嫂,這兩天我去一下你們村。”

    王珂經排長鬍志軍批准,從排裡的小倉庫給福嫂倒了幾斤食用油,裝了20斤大米。

    送走福嫂,王珂一直心情不能平靜。他不知道重新蓋一間屋需要多少錢,他有70元的存款,臨當兵前他還有800元勤工儉學的錢,但這些錢他相信遠遠不夠。

    第二天,他向排長請假,要去大王莊,他決定去找村長。

    見到村長,說起福嫂,村長也是唏噓不已。李來福在大王莊是個小姓,福嫂是從豫省嫁到這裡,村裡比較窮,來福的後事還是村裡出面幫助料理的,現在要重建家園,村裡也拿不出錢來支援。

    “村長,如果重建這個小院,需要多少錢?”

    “按照現在的價格,至少需要三千元。”

    王珂愣住了,自己所有的錢也只有870元,還差三分之二多。回到連隊,他悶悶不樂。晚上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爬起來,點亮小馬燈,他拿出筆,開始寫信。找誰借?找母親。

    他給母親寫了一封信,想借一千元。王珂知道,家裡也不富裕,如果能拿出一千元已經是最大的能量了。

    再找誰?找吳湘豫,她家有錢。記得她曾經告訴過自己,她父母是家大型國企的老總。也借一千元吧。攤開信紙,忽然想起來,她最近給自己的回信還沒有看呢,對,先看看她寫的啥?

    王珂進屋從手榴彈箱子裡翻出她給自己的信,字寫的龍飛鳳舞。王珂與吳湘豫只通過一封信,還是託衛生員於德本代寄的,但吳湘豫卻前後給他來了有三十多封信,王珂連一封也沒有完整地讀過。

    他找出最近的一封信,撕開,一如既往的她寫了滿滿三張紙。

    滿滿的都是關懷和敬佩,特別對他再次榮立二等功給予了高度的誇讚。說什麼是她心目中的英雄,是什麼時代青年的楷模。中間介紹她的工作調動,最後還是老一套的思念啊,情誼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