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牛板筋 作品

第170章:集資

    “吃飯嘍,吃飯嘍!”葉偏偏在院子裡叫。

    吃過飯,王珂和葉偏偏去老村長家,谷茂林開始幫助東院收拾診所工地。門頭上溫教授親筆寫的“董氏診所”已經鏤成木匾,鑲嵌在門頭上。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到了老村長的家,雖然老村長還在吃飯,但是他的房間裡,村幹部們已經陸陸續續的來了。今天的這個會議很重要,老村長也明白,王珂不會讓他失望。

    一看到葉偏偏的到來,老村長把手上的碗一推,把嘴一抹,說道:“不吃咧,乾脆我們到村委會去開會。”

    於是,眾人一齊出來,向著旁邊的村委會走去。

    如今的村委會雖然重建,但是比過去的老村委會也好不了多少。進了屋,大家各自拖了一條凳子坐下來。老村長說:“今天飯後把大家召集來,就是想繼續早晨的問題,碰個頭咧。我們還邀請了小葉老師和小王班長,都不是外人。先聽聽他們年輕人的想法,然後我們再議。”

    王珂清清嗓子:“各位村幹部,今天早上老村長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回去呢,我就找了小葉老師商量。實際上是我們南邵村遇到了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一個如何解決村辦企業的啟動資金問題,一個是如何開好這次現場會。兩個問題實際上又是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發展好我們南邵村。”

    “對,對咧,說得忒好了。”老村長插話。

    “小葉老師,你先說說如何解決村辦企業的啟動資金問題吧。”王珂點將。

    如果不是南邵村知道葉偏偏的厲害,絕不敢相信一個站在這裡、剛滿20的小丫頭侃侃而談。

    於是葉偏偏開始細細地分析了這兩種形式的利弊。第一種擔保的問題,不是臉面,而是風險嫁接,誰給你擔保,誰就要承擔連帶責任,這個得要看董偏方願意不願意?

    “他肯定會願意的!”老村長大聲地說。

    “即使願意,還有一個找第三方來對工廠資產評估,評估過程比較漫長,最後出評估驗資報告,再走銀行流程,一切順利需要三個月左右。”

    於是,王珂建議在現場會期間,一是讓三個村辦企業和乾爹董偏方的董氏天膠廠、董氏診所同時舉行開業典禮;二是讓津門大學與南邵村和董氏天膠廠同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是安排幾個工廠和合作養殖戶的家裡參觀。

    “對,再寫一份好的材料,辦好一個櫥窗。”葉偏偏激動地說。

    “寫什麼材料?辦什麼櫥窗?”王珂不解。

    “材料就要提煉出一些經驗性的東西,而櫥窗則是展示南邵村未來的規劃,還有幾個月前南邵村發洪水時,我照了許多相片,現在我再補照一些今天南邵村的照片。有了這些東西,足夠參加會議的人震撼。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鄉村和廠家建立與南邵村的合作。”

    “這麼長時間,黃花菜都涼咧,肯定等不咧。”有人叫起來。

    “集資,這是政策不允許的。但如果是村裡的集體投資,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眾人一齊把目光望向葉偏偏,“先以戶單位,把錢借給村裡,然後由村裡擔保,明確利息,簽訂借款協議,等到時機成熟,轉成投資協議。當然,這裡面的法律問題,可以讓我們學校的法律專家幫助解釋。”

    “就怕村裡各家沒有這麼多的錢。”老村長知道,前段時間發洪水,重建家園,雖然政府有些補貼,但是又蓋房又養驢,家家戶戶的存餘都不寬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