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風追雪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論千古昏君,給小舅子封個侯爵?【求月票】

    按道理來說,天度國如此肆意妄為,朝廷必須給予有利的反擊。

    可問題就在於,大雪山的存在,阻隔了兩地。

    現在的大魏,的確足夠強大。

    但要翻過大雪山,與天度國作戰,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再則,天度國在整個東方大陸,也是強國,完全不是高陽能夠比擬的。

    一旦打起來,雙方都佔不到便宜。

    當然。

    他可以選擇只在那塊爭議地區作戰,將天度國的人趕出去就行了。

    只不過這樣的話,大魏又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之中。

    畢竟,北境的大戰還沒有打完呢。

    加上烏斯地區遠離中土,糧草運送也是一個大問題。

    而且,魏雲弈想到,如果只在爭議的地區開戰,那大魏獲勝的把握足足有八成,畢竟大魏的大軍,完全不需要翻過大雪山。

    可這樣一來,軍事上又取得了勝利,大魏氣運,必然會繼續增長。

    上一次小舅子給他帶來的心理陰影,他還沒緩過來呢。

    那可是足足的一萬氣運啊。

    再來一次。

    那根本就扛不住。

    自己好不容易開啟了大運河以及魏直道兩個工程,能削弱大魏氣運,不能前功盡棄啊。

    所以,開戰這種事情,完全不在魏雲弈的考慮之中。

    尤其是大魏與天度國之間的關係。

    太祖高皇帝可是留下過遺言的。

    那就是兩國需要世代交好。

    除非天度國大舉進犯,否則大魏不可輕易起兵戈...

    思緒至此,魏雲弈想了想,然後道:“此事朕知道了,高皇帝曾有遺言,兩個之間不輕易起兵戈,所以禮部方面,想辦法與天度國再交涉一番吧。”

    “若他們真的不肯退步的話,到時候再想辦法。”

    他現在唯一的想法。

    就是最好不要輕易開啟大戰。

    現在的大魏,真的太強了,對於東方大陸有些國家,基本上呈現碾壓態勢。

    除非草原部族再一次大舉南下,然後周邊諸國聯合起來,才能動搖整個大魏社稷。

    所以,即便天度國故意挑釁,那還是忍忍再說。

    尤其是魏雲弈還想到了另外一點。

    若是在這一場交涉之中。

    自己選擇退步了。

    那豈不是又能敗壞大魏氣運了?

    當然,這些只是他的一個想法而已,到時候具體如何,還要看情況。

    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禮部與天度國繼續周旋,畢竟事情還沒發展到那一步。

    下方,禮部尚書聽到此話後,當即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躬著身道:“是陛下,臣明白了。”

    說實話,若不是當初太祖高皇帝留下了一眼,要想辦法避免與天度國發生衝突,那自己能做的有很多,可現在,一方面要顧忌於天度國的國力。

    而另外一方面,又不能違背高皇帝留下的遺言。

    所以他真的很難辦。

    因此,只能繼續選擇與對方交涉。

    而此時,禮部尚書也沒什麼事情,隨即道:“那如此,微臣就告退了。”

    聞言,魏雲弈點了點頭,目送對方離開之後,自己則是前往丹房。

    就在昨天,王瑾已經回稟,請到了龍虎山小天師。

    如今正在向著京師而來。

    這對於他來說,可算是一個好消息啊。

    幾次煉製丹藥,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如今還不容易請到了專業人士,他覺得這一爐大還丹,好好照應一下,爭取早點出爐,等下次小天師來,就可以重新再煉一爐丹藥了。

    不過,他還是很好奇,王瑾究竟是怎麼請到的小天師。

    對方,就這麼乖乖來京師了?

    但不管怎麼說。

    此次東廠的差事辦的不錯。

    而另外一邊,禮部尚書離開了御書房,正向著內閣趕去。

    期間,他面色微苦,看起來有些憂愁。

    倒不是煩心天度國之事。

    畢竟這也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

    所以王倫真正煩心的,是這一次殿試的考題。

    論千古昏君。

    真的,作為禮部尚書,他從未見過這樣的殿試考題,感覺太隨意、也太有問題了。

    其他時候,都是論國家治理、要麼是論改革,可現在呢?

    考題真的太奇怪了。

    王倫覺得,自己根本就想不明白,陛下到底要做什麼。

    “王大人。”

    而當走到內閣之時,一道聲音突然響起。

    正是剛走出內閣的宋公文,手中那拿著一些文書,看到禮部尚書後,不由走上來道:“王大人,怎麼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啊?”

    聞言,王倫抬頭,看著對方。

    如果換做之前,他對於宋公文心裡是有意見的。

    覺得對方之所以能爬到內閣的位置,完全是因為皇后娘娘。

    尤其是王倫,本身與士族也有一些關係,所以根本就不會回應對方。

    可現在,宋鴻志有滅國之功,加上這段時間的接觸,他發現宋公文的確算得上是個有能力的人、

    能把戶部的賬目打理的相當好,比之前任李芳都不遑多讓。

    所以在此刻,他只是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道:“宋大人應該知道,進入我面見陛下,是確定此次殿試的考題吧。”

    “自然知道啊。”宋公文點了點頭。

    這段時間科舉考試,可謂是近些時間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

    連內閣也在處理相應的一些事件。

    畢竟這關乎朝廷選拔人才,是無論如何都馬虎不得的。

    當即,他繼續道:“怎麼樣,陛下欽定了哪個考題,王大人是準備要將考題交由內閣進行最後的審查嗎?”

    一般而言,科舉考試的考題,那是相當重要的,乃朝廷最重要的機密。

    除內閣成員和皇帝之外,幾乎誰也不能洩露。

    而正好。

    宋公文是內閣大學士。

    殿試考題的審查,他也是要負責的。

    因此問這種事情,並不算逾越了規矩。

    “陛下是欽定了,可這考題吧...”王倫嘆了口氣,然後看了一眼四周,當即道小聲:“陛下確定的考題是:論千古昏君!”

    此話一出,宋公文當時就震驚了,忍不住瞪大眼睛。

    “沒錯,這是陛下親口所言。”

    王倫道:“陛下說,此次殿試考題,只能是這個,要求內閣通過。”

    對於這位國丈的震驚,他也在預料之中。

    說實話。

    這樣的考題,無論換做是誰,怕是都會震驚的。

    所以他此刻繼續道:“宋大人你說,陛下出此考題,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宋公文也在沉思,因為這個所謂‘論千古昏君’的考題,完全不符合常理啊。

    歷朝歷代,不說這樣的考題,就連類似的都沒有。

    因此現在的他一時半會兒也有些回答不上來。

    但宋公文可以確定的一點是。

    當今陛下,乃是真正的千古聖君。

    但凡一句話,一個眼神,那都是有深意的。

    而科舉,關乎重大,陛下這樣的明君,肯定不會亂來。

    由此可以推測,事情並沒有如同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此刻,在心中經過仔細思考之後,當即道:“王大人,我想我已經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王倫聞言,眼中露出些許迷茫。

    “陛下以論千古昏君為考題,意思非常簡單,那就是讓舉子們,列出史書上那些昏君作為,然後給自己,給朝廷作為警示作用啊!”

    宋公文道:“王大人你想想,陛下如今才登基三年,雖然做了很多事情,但畢竟還年輕。”

    “陛下呢,是想要做出一番千古偉業的,可陛下肯定也擔心,自己某個決定會出問題,所以讓那些舉子們,總結那些千古昏君、還有亡國之君的所作所為,以此為教訓。”

    “這樣一來,以後陛下就可以引以為鑑,更好的試著如何成為一位明君啊!”

    這句話。

    讓旁邊的王倫眼神迷茫,不由道:“可這些事情,我們這些臣子也可以做啊。”

    “再說,陛下想要成為一位明君,只需要學習史書上那些明君的做法,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特意作為殿試的考題呢?”

    說真的,他的確非常不理解。

    同時也覺得,這宋大人的說法有些誇張了。

    即便陛下要成為一位明君,完全用不著大費周章啊。

    只是這時候,宋公文卻直接搖了搖頭,認真道:“王大人啊,你還是太淺薄了,不明白君心。”

    “王大人,你我這些都是做臣子的,在官場混跡多年,怎能不明白呢?陛下之所以親自擬定考題,是想要選拔自己想要的人才。”

    “而這種人才,必須要直言不諱,而舉子們呢?各個都很年輕,所謂年輕必然氣盛,當陛下詢問問題的時候,才能不顧及一切說出來。”

    “論千古昏君,說是論千古,但實際上,是陛下想要聽聽天下舉子們,對於自己的看法。”

    “畢竟,陛下也是君,舉子們在答題的時候,也會有意無意將那些昏君與陛下相比。”

    “而陛下呢,就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對自己進行反思!”

    說到這裡,宋公文繼續道:“的確,看起來這種事情我們也可以做,但問題是,若陛下真讓我們說,但確實敢直言不諱嗎?”

    這一席話。

    讓王倫低下了頭。

    因為他覺得,宋公文說的確是有道理。

    舉子們個個都年輕,沒有經歷過官場的歷練。

    雖然少了經驗,但難能可貴的,是在與敢說話。

    陛下居然要論千古昏君,自然是要聽這些敢說話的舉子們。

    當然,王倫更為在意的,是宋公文說的另外一點。

    那就是陛下,想簡拔自己要的人才。

    也可以理解為。

    陛下,要在新朝構建屬於自己的班底了。

    這沒什麼,因為歷來新帝登基,幾乎都會這麼做。

    而當今陛下,在登基的這三年,除了李芳外,也沒動過任何朝廷重臣的位置。

    如今此次科舉殿試,也是一個機會啊!

    當然。

    王倫更為在意的。

    是對方開口,說陛下要對自己反思...

    這就讓他又有些奇怪了,不由道:“宋大人,可陛下現在才登基三年,還年輕,為何需要論千古昏君,進行反思呢?”

    宋公文想了一下,當即說出心中的想法,道:“王大人,這與登基多久,年不年輕沒有任何關係,身為一位帝王,無論何時都必須要審視自己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