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風追雪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五章:點狀元,覬覦厚望的奸臣人才【求月票】

    與關中、乃至於江南一帶不同的是。

    大魏西北地區,經濟低迷,條件堅固。中原的繁榮,完全到不了那個地方。

    也就出現了,在同一國家,但百姓的生活卻完全不同的景象。

    換句簡單的話來說。

    西北地區,與江南一帶,完全相當於兩個世界。

    而陳玄策非常清楚,好友歐陽疾雖然一直都生在關中一帶,但心中最大的理想,就是把江南一帶的繁榮帶給西北地區。

    讓西北百姓,也能享受到富足的生活。

    所以在聽到對方的話後。

    這時候。

    “還是你瞭解我啊。”歐陽疾當即一笑,繼續道:“那玄策兄你呢?”

    陳玄策聞言,稍稍愣了一下,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因為就連自己也沒想過,在殿試之後該做什麼。

    無論是翰林院亦或者是御史臺都可以去。

    但他覺得。

    或許還有更適合自己的地方。

    所以陳玄策此刻搖了搖頭,只是道:“我也不知道,且看此次殿試的成果吧!”

    歐陽疾也沒有多說什麼,現在殿試已經結束,就看最後的批閱。

    以及當今陛下,要將哪三個人欽點為三鼎甲了。

    與此同時。

    在承天殿之中。

    眾內閣大學士們已經吵成了一團。

    三甲的名單其實在剛剛,已經差不多確定了。

    現在確定的,就是二甲十人,也就意味著,這十份考卷,要全部交由陛下親自批閱。

    只是在這十人上,眾大臣們產生了分歧,一個個拿著舉子們的考卷,不停的誇讚自己看中的文章寫的有多麼多麼好。

    而在經過多輪爭吵之後,最終有九人被列為二甲。

    被很多人看好的歐陽疾,自然也在其中。

    能當上內閣大學士的,基本都是飽讀詩書之輩。

    就連其中的宋公文,也是世代書香。

    因此他們選出的二甲名單,是不可能出太大問題的。

    只是,二甲有十人,現在有九人,最後一人,卻遲遲都沒定。

    “諸位同僚,本官認為,這一篇文章,也有資格進入前十。”這時候,宋公文拿著一片文章,送到了其他幾名內閣大學士面前。

    而他手中的,正是陳玄策的文章。

    與其他人列舉出昏君,加以評判不同。

    這份考卷,上面幾乎有三分之二的篇幅,全部都是誇讚當今陛下的。

    在宋公文眼中,當今陛下,乃是真正的千古聖君,如今又有這樣一個人,抱著和自己想通的想法,自然會高看一眼。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此人文章的寫的也相當不錯,各種觀點也很是清奇。

    此時,另外幾位內閣大學士,看到這片文章之後,皆是皺了一下眉頭。

    禮部尚書王倫,更是忍不住道:“宋大人,這名考生的文章,確實寫的不錯,但辭藻套過於華麗,略顯浮誇,入三甲確實足夠,但要入二甲,有些勉強了。”

    兵部尚書林遠松,雖然此前有過一段時間的從軍經歷,但他也是科舉出生的,當初也入過二甲,因此在看到陳玄策的文章後,頓了頓,道:“本官同意王大人的意見,此人文章用詞用句都很好,只是過於諂媚,宋大人,還是再看看吧?”

    工部尚書也是這個意見,覺得陳玄策有才華,但不足以進入二甲。

    他們都是科舉文人出生,而讀書人,有自己的風骨。

    若是陳玄策不加那些誇讚魏雲弈的話。

    或許還會考慮考慮。

    可現在整篇文章的三分之二,都有關於陛下的,確實太諂媚了。

    對於這樣的人,幾位內閣大學士,心中確實有些輕視。

    可宋公文,卻在這時候搖了搖頭,繼而道:“既然他文章好,那就應該公正性的評判,難道諸位認為,他寫的有問題,亦或者哪裡錯了?”

    此話一出,在場三位內閣大學士,臉色頓時就僵住了。

    的確,他們覺得這文章有問題,可這種事情,是能說出來的嗎?

    若是直接開口,說陳玄策的文章有些不切實際,那是不是就意味著覺得當今陛下有問題?

    這種事情,眾人在心中想想也就罷了,如果說出來,不怕惹的當今陛下不悅?

    當然,也不能說,只要誇讚陛下的文章,都不能提出意見。

    可問題就在於,陳玄策寫的確是不錯。

    很多地方也是事實。

    讓幾位大學士不知該怎麼處理。

    無奈下,他們只好轉頭,望向首輔。

    張正明的分量,自然是極重的,但他此次,並沒有過多參與考卷的批閱,只是讓其他四位大學士決定,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證公平性。

    而現在,宋公文等人因為一份考卷產生歧義,誰也不能說服誰。

    如此情況下,只好讓這位太傅大人來定奪了。

    聞言,張正明接過考卷,細細看了一遍。

    文章深入淺出,符合考題的同時,各方面的闡述都相當不錯,即便在他眼中,也算的上不錯了。

    張正明也知道王倫等人的想法,是覺得文章過於諂媚,想要壓一壓。

    不過在其心中,陳玄策寫的全部都是事實。

    雖說功必堯舜,得肩三皇,這種詞句過於誇張了。

    只是,現在的他,卻覺得,自己的這位陛下如此年輕,還如此英明,未必做不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