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玥初柒 作品

第三十二章 半數出潁川

    所謂十勝十敗便是這位謀士為曹操分析與袁紹之間勝敗的疏策,一舉奠定了他在曹操智囊團中的核心位置。

    之後還有囚劉備而不殺之計,破呂布、勝烏桓,一樁樁一件件無一不在說明此人的驚才豔豔。

    這個人正是後來的洧陽亭侯,此時還寂寂無名的郭嘉郭奉孝。

    齊貞其實很多時候都不太明白這些三國數一數二的謀士們為何都會選擇隱居,甭管是隱於野還是隱於市,估麼著覺著自己就這麼大大咧咧的上門玩毛遂自薦不會被別人重視,一個個待價而沽這手玩的賊溜,偏等著碰到明主之後能夠發掘自己的真才實幹,才會選擇大放異彩。

    也多虧小隊對三國這段歷史熟悉的緊,要不然也根本做不到這樣有的放矢。

    諸葛亮一直隱居南陽,郭嘉一直隱居陽翟,龐統跟隨劉備之前,只不過是耒陽的縣令,還是特別不務正業那種縣令。

    總而言之,山不來就我,那我便去就山,在三國這種亂世紛爭之時,齊貞可不想與那些驚才豔豔的名人失之交臂,每錯過一個,那無疑就是在為敵人輸送彈藥,到時候吃虧受罪的還是自己。

    豫州在天下十三州當中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還是那句話,並沒有出過獨領風騷的雄主,也沒有萬人敵的武將,所以縱觀三國上下,幾乎沒有人會太過在意豫州這個看起來並不太重要的地方。

    可潁川郡卻是豫州當中的異類。

    呂不韋、張良、韓非子都出於潁川郡,在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雲臺二十八將中出自潁川的有七人,在後世中更有三國謀士半數出自潁川的說法。

    可以說潁川在這時尚且聲名不顯,可如果把它放在整段三國曆史當中去看,這個地方簡直就是陰謀家的搖籃。

    所以齊貞更傾向於把潁川當成一個單獨的地方,而非豫州一屬。

    要不然曹操後來也不會把許昌作為挾天子令諸侯的都城。

    荀彧,許昌人;荀攸,許昌人;陳群,還是許昌人;徐庶,又是許昌人。

    戲志才,荀彧推薦給曹操的,陽翟人,後來死了,他又推薦了一個郭嘉,還是陽翟人。

    無論是許昌還是陽翟,那都妥妥的是潁川郡的地界。

    所以說這個地方,還真是有些神奇,齊貞人還沒到潁川,心中就對此行有了隱隱的期待。

    其實相比於郭嘉,齊貞更屬意荀彧能夠加入小隊當中。

    謀士也是分類的,按後世的話來說便是還術業有專攻。

    對外作戰用兵的謀士這一塊,郭嘉、陸遜、周瑜、龐統,齊貞首選這四人,如果能得其二,齊貞做夢都能笑醒。

    對內治理政務的軍師,張昭和荀彧,不作他人選。

    諸葛亮和黃月英倆人不算,那是全才。

    還有個苟王司馬懿,那個人齊貞不是沒有想過,只是現在也就先想想罷了,估麼著要是下心把他招攏過來,可不是一年半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