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不會遊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七章:治理淵河

    那位官員應了一聲,只恨不得爹孃再給自己生一雙腳一般,飛快的退了下去,蕭惜惟哼了一聲,將目光落在了縹無的身上:“愛卿,新月、銀石、南風幾處現在的疫情如何?”

    縹無站起了身,說道:“啟稟陛下,這種疫症臣等聞所未聞,現齊太醫、名太醫、申太醫三位太醫已經去了三處疫區,情況不太樂觀,不止疫情控制不住,染上瘟疫的人員也越來越多,微臣等人也是束手無策,請陛下責罰!”

    蕭惜惟的眉頭緊了緊,揮了揮手:“罷了,此乃千古奇症,一時無良方也是情有可原,孤豈會是非不分,怪責於你,還望愛卿辛苦一些,儘量早日解除百姓的病痛。”

    說完以後,他又將目光落在縹無下方的一名官員身上:“厲尚書,現如今當務之急是明淵的重建工作,讓百姓安定下來,孤讓你一同前來,是想知道有沒有什麼一勞永逸的方法可以讓此地以後少受洪澇之災。”

    工部尚書厲若山慢條斯理的站了起來,從容不迫道:“此次洪澇的因由乃是在於這一次的暴雨是五十年來極為罕見的暴雨,造成淵河水位上漲,原本的河堤無法阻擋這樣的水量,導致河水蔓延成災,經過微臣這幾天對淵河的查探,”厲若山邊說邊看向了凌汐池手中的地圖,她連忙起身將地圖遞給了他。

    厲若山將地圖在蕭惜惟等人面前展開,指著地圖上面的明淵城繼續道:“明淵城臨河,位置較下沉,依臣愚見,這樣的雨水並不常見,只需加築河堤,將原本的河堤再築高几分即可,日後自然可以擋住洪水的侵襲。”

    蕭惜惟蹙起了眉頭,顯然對他的答案並不滿意。

    這時,只聽一個清靈的聲音響了起來:“我覺得不可。”

    說話的正是凌汐池,見她開口,所有人都將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

    凌汐池走上前來,指著地圖說道:“我聽陛下說,不只是明淵,臨近淵河的幾城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洪澇,因為此地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地勢較為傾斜,從地勢上看,淵河是一條懸河,每到梅雨季節時都會發洪水,只是都不如這次嚴重罷了,可這些年來因為洪澇產生的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若是日後發生了比這次還要大的洪澇呢,是不是每一次發洪水便只需要修築河堤就行了?”

    蕭惜惟看著她,問道:“你有什麼好的主意?”

    凌汐池伸手指著地圖上的幾個方位,說道:“自古以來,治水之要在於疏而不在於堵,在我長大的地方,也有這樣一條河,在很久以前也跟淵河的情況很相似,不過有一個很有智慧的能人想了一個辦法,他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和水勢,將河邊的一座山鑿開了一個缺口,又在江中心修築了一個分水工程,將原本的河水一分為二,其中一條仍是正流,用於排洪,另一條則是人工引水渠道,卻是用於灌溉,將河水由那個缺口引入周圍的平原中,這樣一來既避免了水勢洶湧貽害百姓,同時還變害為利,引水灌田。”

    厲若山哼了一聲,說道:“說來簡單,做起來談何容易。”

    凌汐池執起筆在地圖上畫了幾處,指著地圖上的鹿山說道:“我看了此山的環境,若是能開鑿出一條分流從這裡將淵河的水導向鹿山後的亡鳥峽,此峽深不可測,無人居住,地勢荒涼,可當成現成的河道,況且由此峽流出,沿途經瀧日南陽,心淮等城,可直接匯入楚天江,此舉不但可以一勞永逸,使明淵百姓日後免於洪水肆虐之苦,更可沿途灌溉這些地方的莊稼,也實為一勞多得。”

    蕭惜惟緊蹙的眉頭微微舒展了一些,說道:“說下去。”

    凌汐池還待開口說話,厲若山便斷然反駁道:“陛下,依臣愚見,此乃萬萬不可之事,若是由此引水,那瀧日的南陽,心淮一帶可是水源貧瘠之地,如此作為,豈非我國出錢出力,卻反倒便宜了瀧日國,若是將淵河的水引到那裡,那裡地廣,便會使那兩處穀物難長的地方變成萬頃良田,這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