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特慢啊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六章 國公爺,請上座,大魔之位,虛席以待

  持戒是手段,修慧是目的,禪定是方式。

  這些並非無用功,只是很多痴人、愚人、妄人,要麼將其看得很重,錯漏半點就是對佛不敬,罪該萬死;

  要麼斥為繁文縟節,裝模作樣,乃故意宣揚迷惑門人的花架子、假把式!

  實則,皆是謬誤。「

  紀淵明亮眼光閃爍幾下,好像若有所思。

  識海內的九竅石人,端坐大皇庭。

  一陣陣難以言說的感悟,好似溪水潺潺流淌心間。

  「老衲原本是看你性子要強,有股稱雄爭先的桀驁氣,不適合這門最貼合隱脈的殺伐神功。

  經由剛才突破衰朽色身之生滅大限,忽然明白。

  所謂‘持戒,,無非四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你是天生的陰德之人,氣數濃烈餘蔭甚重。

  加上一雙法眼如炬,評斷黑白曲直。

  懲惡揚善,乃本心之意。

  若受此戒,當是無虞!」

  話音甫一落下,殺生僧便作獅子吼。

  猛然發出霞天動地,洪鐘也似的宏大梵音!

  「觸是舜若多,善惡總能和。塗割無嗔喜,只個是彌陀……」

  從殺生僧嘴裡吐出的大串音節,既晦澀又拗口。

  擁有無形的力量,狠狠地震盪虛空,連帶著整座客棧都為之劇烈搖動。

  坐在大堂的雲鷹緹騎、鬥牛小旗,乃至一眾人等,像是耳聾耳鳴一樣。

  覺得自個兒好像置身於一口大鐘內,外面天地被撞動、敲響。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聽不見丁點兒聲音。

  只是雙耳鼓漲,腦袋發昏,眼冒金花,頗為難受。

  「這便是《六滅破戒刀》,與玄天升龍道的三陰戮妖刀不同。

  後者為觀想太陰星神,以肅殺冰冷之陰氣,斬絕肉身生機、變化氣機,是人間之刀!

  而皇覺寺隱脈傳下的這門刀法,講究頓悟,側重戒、定、慧。

  凡是修習之人,受戒、持戒,最後拿起放下,掙脫藩籬牢籠,發出破滅六賊的心靈之刀!

  曾有大宗師講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不義財、虛名聲、燈下黑、好***……皆是五境宗師也未必能夠勘破的一道關隘。

  你若

  能夠時時持戒,奉善除惡,以此為憑,拔刀斬殺。

  縱使四重天的強敵,他無法察覺、無法躲閃,只能硬接!

  這一門神功被欽天監評為以少打多、以弱勝強的無雙刀法!

  與玄天升龍道的三陰戮妖刀,白山聶吞吾的北傲八絕,禁軍大統領公孫絕的雷獄刀經齊名。

  它最可怕之處,在於一人中刀,百人中招!

  九郎,你慢慢領悟便是了!「

  殺生僧發出獅子吼,如作白象鳴,以佛門心心相印的灌頂秘法,將《六滅破戒刀》的真意神髓,深深烙印而下。

  紀淵五指併攏,豎起成刀,眸光泛著難以言明的深幽之色。

  「心靈之刀破滅六賊,化為刀意,斬一人,傳百人,層層蔓延,覆壓百里……這種武功,果然可怕!」

  殺生僧收攏氣息,掃過那些如牽線木偶似的客棧中人,語氣平淡道: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老衲這一脈,除惡既是行善。

  這店中該殺的、該剮的、該償命的,

  約莫有個八九十人左右。

  九郎,你就拿他們試刀吧!」

  ……

  ……

  五鹿郡,涼國公府。

  自從京城那道聖旨過來,楊洪便再也未曾出過大門半步。

  他像是真個安心養老,歸田隱居了一樣。

  平日裡,要麼泛舟垂釣於湖上,要麼待在書房翻閱兵書。

  讓郡城之中,各路武勳貴胄都在私下揣測議論,從而生出許多小道流言。

  就連身邊的管家也不免認為,國公爺經歷喪子之痛後。似乎有些意氣頹喪,一蹶不振。

  全然不復往常那股鯨吞萬里如虎,視天下英雄如無物的豪雄氣概了!

  「國公爺,東宮太子妃那邊,又來信了。「

  這一日,府中供養的客卿荀長陵,悄然來到那座寬大書屋。

  從袖袍之中抖落出一封火漆書信,雙手畢恭畢敬呈給頭髮花白如雪,腰身也微微佝僂的楊洪。

  他眼皮輕輕一跳,心頭莫名蒙上幾分悲慼之意。

  僅僅年前年後,數月不見。

  怎麼國公爺身上的暮氣,就這般濃重了?

  昔日權勢滔天一言九鼎,門生故吏遍佈兵部的涼國公,

  竟然像個閒居在家,養花養鳥的富家翁!

  「放下吧,本公不看也知道錦雲要說些什麼。

  無非就是忍一時之氣,換得朝堂風平浪靜,免得觸怒東宮、驚動太子,將已經剩不了多少的香火情,全部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