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特慢啊 作品

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春將至,大狩遼東

 
所以,他那口道劍藏鞘,亦有十年之久。

 
只是其他真統怎麼想,咱們管不了。

 
滅聖盟這幾年頻頻往天京城埋釘子、設眼線,搞些小動作。

 
為的不就是確定,聖人處境究竟如何。

 
估摸著,快要知道結果了。”

 
年輕道人起身,拍了拍沾染塵土的道袍,重新坐回大青牛背上。

 
那頭幾百斤的野豬,差不多給這坐騎吃乾淨了。

 
“大道氣運,盛極而衰,乃是常理。”

 
年輕道人倒騎青牛,長笑吟道:

 
“非神亦非仙,非術亦非幻。天地有終窮,桑田幾遷變。_o_m

 
身固非我有,財亦何足戀。易不從吾遊,騎鯨騰汗漫......師傅,這天下如何,不是我等道士可以決定。

 
無非撥亂而反正,救劫而濟度,如此而已!”

 
老道士望著行將熄滅的那座篝火,搖頭笑道:

 
“徒弟倒是比師傅看得透徹,只不過......帝星隱,必有真龍出。

 
它會落到哪裡呢?”

 
乃是太乙一脈首座的老道士仰頭望天,掐指不斷算道。

 
卻只得出“白山黑水”四個字。

 
......

 
......

 
“白山黑水之間,多是遼東弟子。

 
數十年來的招民授官,徵兵入伍。

 
使得關內軍寨的武官將領,遼東人佔了八成。”

 
東宮暖閣之內,白含章將一本奏章扔在案首,望向對面的紀淵道:

 
“遼東武將性情彪悍,且又勇武,各自抱團,把地方弄成鐵板一塊。

 
天京過去的官員,往往處處掣肘,難以施展。

 
所以本宮才相中你了,以往也物色過幾個類似欽差的角色,結果根本安不進去。”

 
紀淵許久未見這位太子殿下,莫名覺得對方的臉色略有不好。

 
可仔細感應之下,也沒發現任何異常。

 
古怪的念頭一閃即逝,他拿起桌案上頭的那本奏章,目光掃過。

 
過了半晌,不由笑道:

 
“關外的百蠻殘餘又有異動?這是聽到北鎮撫司要派人巡狩遼東的風聲了?”

 
白含章輕輕揉著發脹的眉心,麵皮泛冷道: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挾邊關重事威逼朝廷。

 
近二十年,東宮每次想動遼東,邊關必定生亂。

 
軍餉伸手要得多,可若發下不夠,奏章就如雪花般飛到天京,飛到本宮的案前。

 
一年近七百萬兩的支出,你說說,那些人從中貪了多少?拿了多少?”

 
紀淵眼皮一跳,咂舌不已。

 
怪不得東宮決心這般之大,不惜與涼國公府決裂,也要把遼東邊事徹。

 
底處理。

 
以地方之權,強逼中央退讓,每年耗用近七百萬兩的軍餉錢糧。

 
這豈不是等於鈍刀子割肉,放朝廷的血?

 
換作是他,哪怕弄得遼東譁變,都要將這幫跋扈武將連根拔起!

 
也虧得白含章能忍,居然足足等了二十年,將監國之權牢牢握在手裡,方才開始磨刀。

 
“我雖然是遼東軍戶出身,可在白山黑水沒多少根基,未必有幾分用處。”

 
紀淵看完之後把奏章放下,輕聲道:

 
“不瞞殿下,遼東紀氏聽著威風,實則早已人丁凋敝,如今就剩下我二叔,還有幾個遠房親戚。

 
跟那些武將世家,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去。”

 
白含章撫掌一笑道:

 
“正該如此,你要是什麼遼東邊將之後,地方豪強之子,本宮未必敢用你。

 
人都有私心,天下間概莫能外。

 
比你武功好的,並非沒有。

 
姜贏武,兵部尚書之子,二十四歲的半步宗師。

 
可若讓他去,勢必引發兵部分裂。

 
姜歸川肯定幫自己兒子,可那些打上邊軍烙印的武官、武將怎麼想?

 
王中道,兵家武廟的真天驕。

 
韓國公家的虞二郎,得到關君侯的春秋刀認主。

 
他也不差,手持一口溫侯畫戟,堪稱馬戰世無雙。

 
但王中道這人太狂太傲,沒個進退,缺乏手段。

 
要是去了遼東,邊關必亂。

 
所以對於這樁事,東宮一直都沒尋到合適人選。

 
幸好,老天爺把你紀九郎送到本宮面前來了。

 
遼東人,軍戶子,不懼武勳貴胄,也不買邊將豪強的帳。”

 
白含章深深嘆了一口氣,似是有感而發,由衷而言:

 
“外面都說,東宮是你的靠山,讓你平步青雲。

 
實際上啊,本宮才是最高興的那個人。

 
坐於朝堂之上,欲得一口寧折不彎的神鋒,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