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584. 掰手腕 各施手段





程丹若展開文書,當著他的面撕了。




“我一直以為,內閣統理朝政,代行皇權,閣臣既要有能,又要有膽,更要有匡扶社稷之心。”她道,“這樣的人即便對我不假辭色,多有誤解,我也願意令他入閣,輔佐帝王。”




楊首輔微微變色。




“您太讓我失望了。”程丹若拋下碎紙條,“楊奇山,止步在你的手裡不止蔡子義,還有公理。”




-




鹽銀貪腐案被髮回去重審了。




楊首輔一下變得萬分尷尬。




他會同意輕判,是因為程丹若在昌平侯府的話,她既然和張文華有矛盾,那麼蔡義不能通過的情況下,讓張文華入閣也是不錯的選擇。




誰能想到,程丹若竟然能同意蔡子義。




不過,薑還是老的辣,楊首輔也只尷尬了兩天,就面不改色地問謝玄英:“工部的空缺……”




蔡子義要入閣,就要兼任工部尚書之位,這話就是在問程丹若之前的允諾還算不算數。




謝玄英回答:“蔡大人原本公允中正,堪為首選,可都察院事務繁雜,蔡大人難以脫身,實在不好再煩他身兼二職。您說呢?”




翻譯:作廢了。




但楊首輔並不打算輕易放棄。




他開條件:“晏致良在安徽已經待了數年,是時候回京了。”




晏寬,字致良,他的言下之意,便是將晏大調回京城,換取蔡子義兼任工部尚書入閣的機會。




謝玄英道:“我夫人所求者,並非親眷高官厚祿,是蔡大人令她失望了。”




其實,蔡子義沒能堅持,乃是楊首輔的示意,他是蔡子義無法拒絕的人。但楊嶠也不能直接承認為一己私利,枉顧律法。




唯有若無其事:“再審就是。”




謝玄英始終沒有給出肯定的答覆。




楊首輔無法,只能回家與朋黨再次商議。




蔡子義作為當事人,多少尷尬,既不好責怪楊首輔,也不好說自己不想入閣,乾坐著喝茶。




趙侍郎置身事外,倒是方便出主意:“這事兒蹊蹺得很,有無可能是程夫人虛晃一槍,絕了兩邊的門路?”




程丹若說同意蔡子義入閣,也只是口頭一說,沒有任何證據。如果她是藉此挑撥楊首輔和張文華,一氣攪和了兩個人的入閣資格呢?




蔡子義沉吟:“以我對寧國夫人的瞭解,她不會在這事上說謊。”




這兩年,他們和程丹若相處還算愉快,主要就是她做人做事都很講規矩,不弄奸巧。再者,她不是沒有對蔡子義透過話音,“給予厚望”四字,仔細想想確實別有深意。




楊首輔一直飲茶思索,此時才道:“案子重審吧,其餘的再看看,今年不成,明年後年便有轉機。”




趙侍郎和蔡子義心領神會。




小皇帝已經十三歲,到十五歲便可成親。




成婚意味著成年,屆時,程丹若不得不面臨一個極其嚴峻的問題。




還政。




內閣無論何時都是內閣,她的尚寶卻是做到頭了。




太后都不可能不讓皇帝親政,何況程丹若?內閣只要稍稍一提皇帝的婚事,她唯有讓步。




“子義,就按原來的判吧。”楊首輔下定決心,將茶盞中的剩茶喝乾,“穩住她就是。”




他們有的是時間門。




蔡子義拱手:“是。”




-




蔡子義是楊首輔的人,那麼,都察院的意思就代表楊首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