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三章 逆鱗

    “想要高收益就得承受高風險。”

    趙煦起身到燕州地圖前,指向燕關所在,“趁邊市之利,你招募一些百姓,建造一些養殖場。”

    “養殖場?”這個對劉福來說是個新鮮的詞。

    “就是專門負責養殖雞鴨牛羊的地方。”趙煦說道。

    這是他封土建設中的一部分內容。

    手工業固然重要,但農業生產同樣重要。

    即便是當代物資交換如此便捷的當代,每個國家都會大量補貼農業,不會讓農業衰退。

    原因何在,農業是國家生存的根本。

    鋼鐵可以用來打造各類機械,但不能填飽肚子。

    所以,在趙煦的意識裡,提升大頌原始手工業同時,也要把基礎農業搞上來。

    以王府的名義建立養殖場就是其中的一個措施。

    當下的大頌還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

    但這種小農經濟的缺點很明顯,狹小的規模和簡單的男耕女織分工很難擴大生產,導致了總體的物資匱乏。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王府親軍採購肉食的問題。

    即便每天把市面上的雞鴨魚肉都買下,有無法達到他讓士兵每頓都吃上肉的要求。

    很多時候,士兵們只能喝碗肉湯。

    正是這個怨念讓他決定建立官營的養殖場。

    之後還會有更多的官營農莊,利用他教授的知識把農業近代化。

    “官府養殖雞鴨羊牛?”劉福以為自己聽錯了,又問了一遍。

    他清楚燕王的想法一向天馬行空。

    但這個事實在太不著調。

    “你沒聽錯,還要有專門的農業官員負責。”趙煦肯定地對劉福說。

    雖然劉福跟自己很久了,但是趙煦清楚,這小子內心裡還是沒有完全擺脫大頌的官只是治人這個理念的。

    劉福張了張嘴,還要說,趙煦立刻打斷他,“政務學堂準備瞭如何了?等了能夠講學了,本王會解釋你所有的疑問。”

    “院子是選好了,當下正在招收學員,安排在職的官員輪替聽學。”

    燕王這麼說,他強行壓下心裡的疑惑。

    趙煦點點頭,又問“官考呢?”

    對他來說,這件事該提上日程了。

    管理封土不能只靠他一個人,要靠大大小小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