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 作品

第二百五十二章 官考

    燕城。

    王府新貨在金陵引起轟動的時候,趙煦正在兵仗司中同王應欣賞大頌第一把遊標卡尺。

    這把卡尺純鋼鑄造,又經過打磨,呈現亮白色。

    在鋼尺的邊緣部位是均勻的刻度。

    第一把原尺出現後,下面參照原尺去刻痕就容易了許多。

    所以掌握遊標卡尺工藝後,刻度就成了簡單的事。

    “嗯,很不錯。”趙煦反覆打量著遊標卡尺,十分的滿意,“咱們兵仗司需要一批能做精細手工的匠人,這點你要放在心上。”

    人眼能夠判斷的精度是0.2毫米。

    所以精度要求在0.2mm誤差範圍內的工件,人類都可以手工打磨出來。

    原尺和遊標卡尺的存在依靠的就是人眼精度。

    如果再給人配上一些工具,這個精度還可以提高。

    他猶記得當代一篇新聞報道,某航空飛機工業因戰機零件數量少、加工精度高、難度大,往往需要手工打磨。

    其下一個鉗工甚至將手工打磨精度提高到了千分之三毫米。

    由此可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這位鉗工藉助的也是當代的高倍數的電子倍鏡才能辦到。

    他可無法提供這麼高級的工具。

    不過玻璃出來後,放大鏡還是可以考慮的。

    有了遊標卡尺,又有了放大鏡。

    這些匠人能夠製造出鐘錶這樣的精細零件,他們的水平就足夠用了。

    “是,殿下,這原尺和這把遊標卡尺都是一個叫莫問的匠人做出來的。”王應說道,“下官已經提高了他的月錢。”

    趙煦點點頭,露出好笑的神色,“莫問?這個名字倒是有意思。”

    王應也笑起來,“說起來這件事還要感謝周毅,這個莫問是晉州匠人,之前是個雕刻匠人。”

    正說著,他看見一個匠人從眼前過去,立刻叫住,“莫問過來。”

    趙煦順著王應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個個子很矮,只有一米五左右的黝黑青年正向他走了過來。

    青年的面容天然帶著木訥,到了趙煦面前,他在王應的提醒下,向趙煦行了一禮。

    接著就低著頭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