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毅的選擇

    他們決不能讓這件事發生在燕州,他們的故鄉。

    見士兵們的眼神堅毅起來,趙煦滿意點頭。

    他給軍中塞入五百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思想教育。

    士兵們只有懂得為什麼而戰,在戰場才會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這就是戰鬥意志。

    也是近現代軍隊與封建軍隊最根本的區別。

    當然,這種教育固然是為了強大軍隊。

    但這又是事實。

    如果燕州的百姓不把保衛燕州當做己任,一盤散沙。

    士兵見到敵人就跑,或者要依靠督戰隊才上戰場。

    那麼北狄和西涼的鐵蹄早一天,晚一天都會橫行在這塊土地上。

    隨後就是大頌剩下的國土,大頌人將剃髮易服,淪為下等的奴隸。

    丟下這句話,趙煦轉身離去。

    常威這時候跟了上來,“殿下說的好,末將真是熱血澎湃。”

    “這就軍事學堂裡那些書生將來要做的事,刀劍是武器,思想也是武器。”趙煦道。

    “思想也是武器!”常威唸了句,琢磨著這句話。

    當他回過神來,趙煦已經走遠。

    訓練的安排下去。

    趙煦準備將重心轉移到各項產能的擴大上。

    從南大營離開,他徑直去了承德坊。

    鄒容還在武安縣督造稜堡。

    負責承德坊的官員工曹的副主事董建安。

    這段時間,董建安一直在政務學堂上聽講。

    他講的建築建造及規劃等他學的很不錯,詢問了不少專業的問題。

    也同他時時回稟了承德坊建造事宜。

    “殿下。”見到趙煦過來,董建安迎了過來。

    “十天後能把南坊區交付嗎?”趙煦問道。

    當下承德坊分南坊區和北坊區。

    南坊區是給兵仗司預備的,專門用來生產武器盔甲。

    北坊區則是給王府工坊準備的,包括水泥,玻璃等都要從兵仗司挪出來,到北坊區。

    為了保密,兩個坊區中間有一道高牆,將兩個坊區分開,將來還會有重兵把守。

    同時,兩個坊區都採取了相同的佈置格局。

    就是東面沿河的一邊是生產區,西面是匠人的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