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歸途 作品

第89章 京中翰林17




    “六兩銀子啊,我以前做夢都不敢想,我能一年賺六兩。”



    “梁掌櫃一個月就六兩了,哥,你說咱們能成嗎?”



    “我不曉得。”蘇石毅在被窩裡拳頭緊握,“我不想回去了,石磊。”



    蘇石磊翻身,“我也不回去了,一定要好好學,就算不當掌櫃了,我聽梁掌櫃說要是做得好了,鋪子買賣生意好,年底還有紅包。”



    “就算一個月一兩銀子,這不比咱們在地裡刨食強。”蘇石毅眼神也發亮。



    之前在府縣裡,杏子阿哥說到了京裡能被留下來能幹活了,那就是他們大造化,之前蘇石毅不懂,現在知道了。



    柳樹後來發現,蘇家這四個孩子個個幹活更細緻認真,手腳麻利還肯學,就是之前他逮著罵蘇石毅——這娃娃臉皮太薄了豁不出去,如今都能壯著膽子在前頭招待人了。



    雖然吧還是木楞了幾分,可膽子大是好事。



    柳樹把這些變化跟週週哥說了,黎週週聽完,說:“是梁掌事調-教人本事,這一手咱倆也要多學學,哪怕以後管後宅管鋪子營生,不能讓底下人給欺騙了過去。”



    “對哦。”柳樹一回想,他之前老嚇唬那四個,雖然吧收了一干忠心,不敢吃裡扒外糊弄週週哥,可膽子都嚇破了,幹不出活啊。



    得一個巴掌一個甜棗來。



    柳樹學會了!



    黎記滷煮最先幾天都是老主顧來買,像是林府,就是給個面子,多買幾盒捧個場,之後顧兆在翰林宣傳了下,就說我妻舅家開鋪子,過年送滷鴨年禮就是那個,趙大人和田大人就下單了。



    嚴謹信那邊也是。



    這一波是第二批迴頭客。



    來客買了,路過看見了不由進來瞧個新鮮也買了,如此一來二去,尤其是林家,本來買就是捧場,誰知道拿回去了,幾位老爺見是新鮮吃食,拿來下酒,讚不絕口,一共就四盒,還給後頭老母親送了一盒。



    林府裡頭就按照這滷鴨吃法給老太太下了一碗銀絲面配著一些爽口青菜,搭點滷鴨雜,林老太太嚐了下飯,那一碗麵條只吃了兩筷子,裡頭鴨雜吃乾淨,湯也喝了一些。



    之後便也不嫌遠,見天來買,一買就是七八盒。



    林府人多。



    黎家就有了新進賬,等了月底結算,光是這個月黎記滷煮就賣出去了兩千只鴨子,刨做鴨子、盒子本,那也有一千三百兩賺。



    一隻鴨子七十文進價,兩千只一百四十兩銀子,那些盒子貴价了些,就按照鴨子錢算,那也就一百四五左右。還有煮料,這個梁掌事不清楚,從不插手灶屋裡活,不去查看,那就打個二百兩,還有柴火一百多兩,這些加起來六百兩。



    鋪子里人手工錢,零零碎碎吃喝開銷刨去了,可不得那麼多錢嗎。



    梁掌櫃都怔住了,沒想到這吃食這般賺,也是,黎家手藝獨門特別,加上賣也不便宜,胭脂水粉只是女眷來買,一盒水粉胭脂就是費著用,也用個十天半個月,不像這鴨子,好吃了,吃到肚子裡頭,第二天不得還來買?



    如今一天能賣七十隻鴨子,這還沒鋪開來賣,一是鴨子貨源跟不上,緊缺了,如今京城外頭家家戶戶都先養鴨子——他聽鴨農說。



    梁掌櫃也是見過世面,略驚訝了些便定了神,跟著顧夫人說,這生意買賣是長久之計,最好先穩了,不要張狂多了。



    黎週週也是這個意思,他原先定一天三四十隻鴨子,後來梁掌櫃加到六七十隻,已經到頂了,再多就打眼了,穩固客源才是長久。



    他家在京里根基不深,還是別出風頭引人側目眼紅了。



    兩人都是心裡清明人,話過兩句,梁掌櫃就知道黎記生意以後路子,把這些常客攏在手裡就成了。



    漲工資了。



    這是好事。



    黎週週給蘇家四人都按照一兩給,不敢給多了,怕小孩子驟然多了銀子,手裡頭捏不住,容易浮躁,要是話多了被聽了去,容易被壞勾引去移了性情。



    梁掌櫃說,這京裡花錢東西可多著。



    黎家生意賺,在那些真一擲千金少爺公子眼裡,也不過幾把牌九骰子輸贏錢,算不了什麼。而京裡下九流混,那些人眼睛毒,最會挑人,勾人玩錢了。



    所以管嚴一些,黎週週想年底了給四人各包六兩,就拿一個月二兩工錢開。小樹也漲,月錢五兩,他不經常去店裡頭,全是小樹看,跟著梁掌櫃對賬,灶屋滷味,四人漿洗吃飯——雖然是小樹看著婆子做,可也勞神費力。



    梁掌櫃工資恢復先前六兩了,黎週週想要是梁掌櫃能在他這兒多幫一些時間,教蘇家四個能頂事了,他要包個大。



    如此一來,黎家靠鋪子營生一個月就有一千兩出頭銀子。



    這是先頭大家沒吃過惦記著,黎記鋪子又不擴張,加上一兩銀子一隻鴨,也不是所有人見天都能吃能買,又過了一個月,鋪子裡頭鴨子穩了,每天能賣出去五六十隻。



    一個月盈利也有八百多兩。



    夠了。黎週週心裡算是踏實了。



    顧兆和嚴謹信第二本書也修好了,《三年兩考[沐浴聖恩]》從題目名字就看出來是一本拍龍屁讀物了,不過裡頭內容還是有,畢竟考試答題要附和上位者心思,而大曆最頂頭那就是康景帝了。



    康景帝寫詩做賦——早二三十年前事了。



    把這些詩賦精選,挑都是講聖上精力充沛南征北戰事蹟。



    第一版手稿時,施大人先寫了摺子遞上去詢問聖意,等了約有個兩天——聖上每天處理摺子很多,除了國家大事外還有各地方請安摺子,翰林院遞上去自然不屬於請安摺子範疇,但也不在加急加重國家大事裡頭。



    這些不重要部門遞上來摺子,康景帝有時候便會拖延往後挪挪再看。顧兆聽老師說,當然沒那麼直白,意思是以前康景帝龍馬精神龍騰虎躍時,每天遞上去摺子批完了,有時候無聊了,還撿著各地請安摺子一邊看一邊笑呵呵說馬屁精。



    拍好了,便用硃筆寫個善,有時候興致來了,還會回個朕身體好著吃飯也香,愛卿不必擔憂記掛朕身體。



    拍馬屁文章有時候亂七八糟半分文采都沒有,康景帝便罵連拍馬屁都寫不好,就別來湊朕跟前了,傷眼。



    這人想進京當京官調動就沒啦。



    顧兆當時聽完:……



    簡直是一臉玄幻。



    可老師總不會拿著個騙他吧?



    “……聖上年輕時若是興致好了,很平易近人。”孫沐感嘆,略有幾分回憶,“如今啊,君恩難測。”



    顧兆聽完老師講,便能勾勒出少年天子,年輕,精力充沛,心胸開闊,還有幾分活潑瀟灑氣息。如今康景帝已是暮年,猜測顧忌兒子,一邊念著父子親情,一邊又提防這些兒子要坐他位置。



    誰都不信,看什麼都將信將疑。



    顧兆不知道說什麼好,就跟大曆這個國家一般,如今表面看上去還是盛世繁華,可花開盡頭,已有頹敗之勢了。



    輪到施大人那份摺子,兩天回了消息,能看出聖上很滿意,因為用硃筆寫了妥,速辦這三個字。



    那就是能出版印刷了。



    《三年兩考》第二冊出來了。



    而京中進入了炎炎夏日。



    聖上住紫宸殿上了冰,不過冰山離得遠,小太監打著扇子不敢停歇,聖上正跟十一皇子用午膳,到了傍晚時,十一皇子拉肚子便血了。



    上輩子京中宮裡風聲鶴唳中毒案還是來了。</p>:,,.